八成慢性乙肝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 乙肝治疗
在中国当前近3000万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只有19%的患者在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太多的慢性乙肝患者因为对疾病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缺乏正确的认知,因而“演绎”了无数令人“心碎”的故事!
去年在网络上轰动一时的“患肝癌的研究生”安徽学生刘某,在高中体检时被发现是慢性乙肝患者,但当时被告知只需“保肝降酶”。而在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却因为病毒耐药和经济原因而终止治疗。当沉浸在考研成功的喜悦中时,却发现身患肝癌……2013年3月份,安徽学生刘某不幸去世。
河北石家庄正定县的一位普通村民崔某,10多年前发现感染乙肝,但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几年前出现了肝硬化的症状。最近两年,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目前已是肝硬化晚期。这些患者的“悲催”经历提示乙肝防治科普教育仍然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
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逾八成的慢性乙肝患者都在使用低效高耐药的药物治疗,而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美国、欧洲,高达七成以上的乙肝患者都在使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治疗。
乙肝抗病毒治疗必须有效管理耐药问题、降低耐药的发生。管理耐药的最佳策略是要预防耐药,而预防耐药就是在治疗一开始选择强效低耐药药物。强效抗病毒治疗因为能把病毒数量控制到最低,所以可预防耐药发生,而使用低耐药药物则是降低长期治疗可能带来的耐药风险。
慢性乙肝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乙肝病毒在持续活动,所以为了预防疾病进展,从而远离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肝病,选择高质量的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抗病毒治疗须贯穿治疗全程,从而把乙肝病毒数量控制在最低,并把耐药风险控制到最低。
肝病专家提醒:高质量的全程强效降低病毒和全程强效预防耐药可以有效控制住病毒延缓疾病进展,从而可尽可能避免因慢性乙肝患者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程度。也就是说,刘某和崔某的故事可以不再重演!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