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取消乙肝五项检查仍须加强预防

发布日期:2014-11-12 23:25:49 浏览次数:1600

□人们之所以谈“乙肝”色变,是因为对乙肝病毒缺乏科学的认识。只要在了解乙肝主要传播途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乙肝病毒的危害。

□取消“乙肝五项”检查并不意味着乙肝对人们的危害也随之消失了。乙肝在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对他们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为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权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近日共同起草了《关于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1月21日该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什么要出台《关于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取消“乙肝五项”后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应对?围绕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

问:为何出台《关于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

答:近年来,随着传染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乙肝病毒的三种传播途径被认知,相关法律法规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有关部门出台了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的政策文件。与此同时,卫生部加大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中不断完善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条款。2004年,卫生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5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2007年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都对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为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乙肝病毒携带者、关心乙肝患者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学、就业时受到限制和不公正的待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影响他人健康进行了周密认证、慎重决策,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制定了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限制条件。

答: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侵袭肝脏所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强,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后,会令肝脏细胞表面发生改变,引起免疫系统对肝脏的袭击及破坏。一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还会处于硬化肝癌的危险之中。乙肝虽然有较强的传染性,但也是可以预防的。

当前,人们之所以谈“乙肝”色变,是因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乙肝病毒缺乏科学的认识,尤其对其传播途径不甚了解。医学研究证明,乙肝病毒主要是经血液、母婴、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而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日常生活中,做到不共用牙刷和刮胡刀,坚持使用安全套等就可以避免传播。而只要在了解乙肝主要传播途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乙肝病毒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广预防乙肝的策略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我国也开展了新生儿接种,要求儿童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接种疫苗,并且是越早越好,这主要是根据科学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染,因此,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主要的手段。我国从2002年起,全面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2006年我国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已下降到0.96%。其中,1岁人群为0.86%,这说明接种乙肝疫苗对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发挥了重要作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