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寻找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真相

发布日期:2014-10-23 06:12:42 浏览次数:1600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传播方式,给乙型肝炎的预防工作造成了困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型肝类病毒宫内感染机制的研究以及控制宫内感染的初步研究。阐明宫内感染的机制,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于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世界HBsAg携带者约有2.15亿人,其中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分布为1.68亿,我国约有1.2亿人,占人口的10%左右。在乙肝高发地区,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人群中大量乙型肝炎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认为HBV母婴传播的方式有三种:①产前宫内感染;②分娩时传播;③产后水平传播。对于后两种传播方式运用乙肝疫苗和HBIG已基本可以阻断[1,2],但对子宫内传播目前的预防措施难以奏效。虽然早已有研究证实宫内感染的存在,但关于HBV宫内感染内感染机制的研究,国内外报告很少,而且观点尚不一致。因此,阐明宫内感染发生的机制,进而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乙肝大三阳症状 | 乙肝大三阳病因 | 乙肝大三阳危害 | 乙肝大三阳传染 | 乙肝大三阳检查 | 乙肝大三阳治疗 | 乙肝小三阳症状 | 乙肝小三阳病因 | 乙肝小三阳危害 | 乙肝小三阳传染 | 乙肝小三阳检查 | 乙肝小三阳治疗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乙肝病因 | 乙肝症状 | 乙肝治疗 | 乙肝传染 | 乙肝预防 | 乙肝用药 | 乙肝疫苗 | 乙肝歧视 | 病毒携带者 | 康复病例 | 乙肝两对半 | 乙肝肝功能 | 转氨酶 | 胆红素 | 乙肝五项 | 病毒DNA | 乙肝性爱 | 安全孕育 | 饮食调理 | 乙肝保健 | 肝癌 | 甲肝 | 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丙肝 | 囊肿 | 肝纤维化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肝功能 | 肝硬化 | 肝腹水 | 脂肪肝 | 肝病 | 肝炎 | 乙肝临床表现 | 乙肝检查诊断 | 乙肝病因病理 | 乙肝传播途径 | 乙肝生理解剖 | 乙肝主要危害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