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专家骆抗先谈乙肝认识误区
我国是“乙肝大国”,但人们并未因此对“乙肝”有着科学的认识,更有甚者是在认识乙肝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断章取义或者一知半解而“误读”乙肝。由于“经验”与“习惯”的作祟,在医务人员队伍中,不正确理解“乙肝”传染途径的也是大有人在。继而通过这些“医务人员”之口,反而加深了公众对乙肝的“误解”。
最常见的情况是妊娠期的患者总爱问:“医生,我是大三阳,我的孩子会不会感染,我的孩子是不是不能喂养母乳?”
这些疑问者都曾了解过乙肝的传染途径,他们甚至都知道一个“科学发现”——“大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尿、泪、乳汁、胆汁、胰液中,几乎所有体液和分泌物中都曾经分离出乙肝病毒或病毒抗原。
的确,这个知识是正确的,然而,这并不是完整的一个知识,这个“科学发现”还有后续的说明——
1、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机率很低;含量也非常小。
2、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染病,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消化道传播。
3、新生儿经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体内已经有了保护性抗体。
骆抗先引用相关文献说明:“乳汁中罕能检出传染性病毒颗粒,只要新生儿免疫成功,即使‘大三阳’的携带者母亲,喂乳传播的可能性非常非常的小,迄今尚未发现过。”
对于一些医务人员和科普读物建议“大三阳”母亲防治乳汁传染而禁止哺乳的观点,骆抗先是这样理解的:“现在进口乙肝疫苗的剂量1支10微克,国产疫苗1支5微克。当前新生儿的注射剂量显然不足,抗体阳性率约80%,仍有发生感染的,家长可能误认为是母乳喂养的缘故。”
因此,骆抗先建议:“对于母亲为‘大三阳’的高危情况,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20微克(成人剂量1支)和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单位,到1个月和6个月时还要注射同样剂量的乙肝疫苗。”
老外为何天天喝咖啡 喝咖啡的9大惊人神效缓解鼻炎中医有招:一个小动作可缓解鼻塞[图]秋冬调补吃阿胶 6个阿胶调补食谱推荐职场多发肠胃病 食疗+按摩助你秋冬护肠胃[图]秋季养生:早粥晚汤 帮你有效预防秋燥[图]吃鸡蛋有讲究:只吃蛋清不如吃直接豆腐第15个男性健康日:专家支招防守生命“前腺”海南槟榔应开发药用 能一定程度抑制艾滋病病毒...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指甲剪成什么形状最好[图]不忌口让经期痛不欲生 女性经期应该这么吃早餐吃不对会昏昏欲睡 早餐第一口怎么吃狂吃肉和蛋会导致贫血 5个小习惯让你远离贫血太甜太咸会缺钙!饮食太重口 当心14种疾病世界脑卒中日:如何识别中风 谨记“FAST字诀”...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