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慢性咽炎中医按摩能治吗

发布日期:2014-11-28 12:37:24 浏览次数:1601

冬季是慢性咽炎的高发时节,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如干燥、刺痛瘙痒、异物感等,遇到天气变化时症状会加重。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发现,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咽炎,效果理想。具体方法为:

1、用中指指端点揉廉泉(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翳风(耳垂后下缘凹陷处)、下关穴(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各100次。

2、用力拿捏大鱼际(手掌内大拇指根部肌肉丰实处)、少商(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处)、合谷穴(虎口上)各20至30次。

3、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50次。

4、拿捏太溪(足内侧,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太冲穴(足背第1、2趾缝间向上1.5寸处)各30至50次。

5、用拇指螺纹面推下桥弓(耳后翳风至锁骨上窝中成一直线)左右各10次。

6、用力拿捏风池穴(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10次。

7、用中指指端按压廉泉、翳风穴,各振动1至2分钟。

注:上述疗法每天按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慢性咽炎在中医学中属于嗌干、咽燥、梅核气等证范畴,病因与咽上与口鼻,下与肺胃相通连,故与肺、胃等脏腑有着密切关系,治疗当以养阴润燥为主,所以下面一起来看下慢性咽炎的中医辨治疗法。

中医如何对症治疗慢性咽炎:

痰阻血瘀型:症见咽干涩痛,痰质黏稠,咯痰不爽,喜咳恶心,甚则肿甚,滤泡增生,声音嘶哑潮热腰酸。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滑数。

方选桑杏知柏汤,药用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知母、黄柏、板蓝根、丹参、赤芍、马勃等。

虚火旺型:症见咽干急痛,有异物感,发痒干咳,痰黏量少,午后烦热。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

应选养阴清肺汤化裁,药用元参、麦冬、生地、青果、山豆根、射干、牛蒡子、桔梗、贝母、薄荷等。

阴虚津枯型:由于肺胃阴虚,日久化火,津液枯竭,不能上乘,咽喉失养而致。症见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后痛缓,有异物感,夜间多梦,耳鸣目眩。舌质红苔干少津,脉象细数。

方选生脉饮加味,药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生地、百部、百合、黄芩、山栀、白茅根、竹茹等。亦可选用名医巫君玉的野蔷薇根汤(鲜野蔷薇根50~100克,洗净,劈成粗块,煎汁,频饮);朱良春的慢性咽炎散(炙僵蚕、炙全蝎、黄连各8克,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12克,玉蝴蝶6克。共研极细末,分作20包备用,每次1包,日服2次,饭后2小时用生地、麦冬、元参各6克泡茶送服)。

温馨提示:由于大家对该病还很不了解,所以,造成一定的盲目和恐慌。甚至,出现有病乱投医的现象。相关专家针对口腔粘膜疾病的病因、病理,潜心钻研,携手攻关,他们再次打破常规医学定论,吸收中国药典精华,不断与国内中医学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累积完成大量临床实践,以化腐生肌、养阴清毒、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独创了免疫平衡疗法.成功地研制出了集抗病毒、抗感染、提高免疫功能三重作用于一体的系列口腔黏膜疾病特效方剂,对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口腔白斑、扁平苔癣、慢性唇炎、灼口、干燥综合症、咽炎等)口腔黏膜慢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一经使用,既可在短时间内使上万例长期遭病痛困扰的口腔疾病患者得到康复,各地患者纷纷前来求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