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肌营养不良症治疗实现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4-10-14 21:12:23 浏览次数:1600

湖北襄阳市的王鹏飞(化名)今年8岁。两年前出现无法跑步、常无故摔倒症状,后来发展到走路困难,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直是医学上难以攻克的顽疾,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更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我儿子出生时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健康的迹象,可就在两岁多的时候,走路经常摔跤,平衡感比之前差了许多。发现异常之后,我跟妻子就立即带着儿子去了襄阳市当地某医院进行医治,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当时差点晕过去。”父亲王先生激动地告诉我们。对于这种疾病,王先生头脑里似乎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只在医生那里听说患上这种疾病的孩子最多不会活过20岁。

鹏飞的主治医生告诉王先生,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十分困难,只能暂且帮助孩子控制住疾病的蔓延,对治疗方面束手无策,建议其转入大医院接受就诊。王先生含泪说:“为了孩子,我们千方百计地打听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理疗等等,我们试过不少,可是孩子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刚开始的时候还能走路,现在站都站不起来,肌肉出现明显萎缩,真的怕孩子就这么瘫痪了。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能治好他,倾家荡产我也愿意。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了武汉中原医院神经内科擅长治疗肌营养不良症,贫困家庭还能申请到慈善总会基金救助,于是我们带着儿子当天就去了。”

武汉中原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刘军介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遗传性骨骼肌变性疾病,病理上以骨骼肌纤维变性、坏死为主要特点。导致肌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的缺失,抗肌萎缩蛋白主要位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的质膜面,具有细胞支架、抗牵拉、防治肌细胞膜在收缩活动时撕裂的功能,一旦缺失抗肌萎缩蛋白会造成肌细胞膜不稳定并导致肌细胞坏死和功能缺失,从而发病。

刘教授解释,“根据该病的发病机理可知,要想治好肌营养不良,最根本的是修复因抗肌萎缩蛋白缺失导致坏死和功能缺失的肌细胞。而我院所采用的神经靶向修复疗法正好具备这项功能。”专家介绍,通过靶向定位技术,使生长因子通过脑脊液和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迅速修复因抗肌萎缩蛋白缺失而受损的肌细胞,同时促使病变部位分化成新的肌细胞替代萎缩或死亡的肌细胞,在此过程中还能分泌出大量神经营养因子以稳定肌细胞膜,抑制肌细胞变性,使肌容量、肌肉强度和功能增强,恢复肌肉收缩力,提高肌细胞生物活性,改善肌细胞生存内环境,保护肌纤维不再受损。从发病源头上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通过神经靶向修复治疗,我儿子在不依靠我们搀扶下走的很稳当,原本右脚走路时一直是踮起的,现在可以着地了。蹲下站起这些动作做起来也比较轻松,手臂上肌肉萎缩的症状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看到儿子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我和妻子都感到十分欣慰,这些付出也算是看到回报了。”王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由于之前看病花费过高,王家的家庭经济情况很不乐观,但又不忍心让孩子放弃治疗变将难处告诉了院方。由于各项标准都符合,王先生一家带着相关贫困证明在医院申请到了由慈善总会设立的“中原健康慈善基金”援助名额,在社会的关爱下,小鹏飞终于成功的接受了神经靶向修复疗法治疗,继续一个疗程的康复训练便可以顺利出院。说到这里,王先生忍不住热泪盈眶。

针对慈善总会爱心援助行动,我们专程采访了该院的医务工作人员。据了解,为了响应中共十八大关于医疗卫生公益事业的强烈号召,慈善总会“中原健康慈善基金”特面向华中地区广泛征集神经系统顽疾贫困患者,针对患者具体经济情况予以相应的医疗救助金额。凡患有脑瘫、癫痫脑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帕金森、脑发育不良、运动神经元病脑出血后遗症等神经系统顽疾,同时又无法承担医疗费用且久治不愈的患者,可携带相关贫困证明申请医疗救助名额。详情可咨询027-88568380(武汉中原医院对本活动具有最终解释权)。

武汉中原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后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进修,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从事神经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教研经验。擅长神经靶向修复疗法治疗颅脑损伤、脑卒中、小儿脑瘫、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癫痫、脑萎缩、共济失调等疾病,独立完成1000余例成功案例,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温馨提示:楚天都市报杨杨携手脑科专家免费为您排忧解难。

医院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余家头车站旁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