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避开的哪些腰椎间盘突出原因
久坐为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命凶手呢?这就源于姿势不当引发的,所以在生活中务必要纠正不当的姿势,以防自身的压力给骨头带来沉重的负担。长时间从事体力劳作也会使人患上此病,因此多了解腰椎间盘突出原因对治疗和预防都是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人体的肌肉分为运动肌和局部稳定肌,运动肌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肱二头肌、胸大肌、臀大肌等,人体的运动收缩主要靠它们完成。而局部稳定肌则是紧贴关节,主要起稳定作用,如位于脊椎间的多裂肌、腹横肌等。人体的局部稳定肌是由人的神经系统控制,大部分的慢性疼痛,如肩颈痛、腰腿痛,都是由于稳定肌失活导致,只能依靠相应部位的运动肌来代替工作,而运动肌的特点是容易劳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疼痛。
网络时代,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就是白天对着电脑工作,晚上对着电视休息,缺乏活动锻炼。长期体位固定,姿势较少变化,腰部肌肉常处于某个方向的紧张状态。肌肉无力,血液循环不畅,加速退行性改变,因此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平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劳动的合理性。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时,应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以减少腰骶部肌肉的疲劳感。电脑操作者,还要确保坐时整个脚掌着地,不要经常跷二郎腿,这样会增加背部肌肉和韧带的持续负荷。久坐的上班族应多进行体育运动,如游泳、打球,增加背腹肌肉的力量。工作时,要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几分钟,这样可以使疲劳的背腹肌肉和韧带得到松弛。
目前认为,其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退行性变是一切生物生、长、衰、亡的客观规律,由于腰椎所承担的特殊的生理功能,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比其他组织器官要早,而且进展相对要快。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谓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即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煤矿工人和建筑工人需经常弯腰提举重物。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从年龄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从性别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从职业上讲: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但目前来看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从姿势上讲:工作姿势不良排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从生活和工作环境上讲:经常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都在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条件。从女性的不同时期讲: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从体型上讲: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的人:甚至精神过于紧张的人易患腰腿痛吸烟的人可能与咳嗽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及椎管内的压力增高使其易于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
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特别是在退变产生后,修复能力更加微弱。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腰骶段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这些异常常造成椎间隙宽度不等,并常造成关节突关节受到更多的旋转劳损,使纤维环受到的压力不一,加速退变。
常见的诱发因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