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躲避中风提倡群体预防

发布日期:2014-11-30 04:36:36 浏览次数:1595

新闻提示

提到中风,很多人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临床表明中风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人间四月天,气温忽高忽低,大气压不稳定,导致人体血压波动加大、血液黏度增高,极易引发中风。专家强调,提倡群体预防即目标为全体人群,不仅是发现并治疗高危个体,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这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必要的预防措施,应大力推广。

概念预防中风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专家介绍,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因此,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发病急骤,以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特征。从西医的观点看,中风即急性脑血管病,它的本质是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中风也叫脑卒中。

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出血性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缺血性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脑缺血损害、脑梗塞所含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管结构和功能损害所发生的急性疾病。当脑血管结构和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在诱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病。

【春季告诫】春季气温变化大,骤冷骤热,气压不稳,小血管收缩、舒张容易失调,脑供血易受影响。冷热气候大的变化,可导致人体血压波动加大,易致中风的发生;还使人体血液黏度增高,黏度增高也易发中风。在春季,随着气温的变化,应及时增减衣服。

饮食预防合理饮食宜低盐、低脂

预防中风,专家强调饮食要合理。以低盐、低脂肪即低胆固醇为宜,若饮食为高钠、低钙、低钾、低镁,就易发生高血压和中风。

应克服不良嗜好及习惯。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猪油及动物内脏;控制碳水化合物食品的过量摄入,如各种甜食及超量的米饭、面条、面包、蛋糕等主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如淡水鱼、鸡鸭肉、瘦肉、禽蛋、牛奶、蜂蜜、新鲜蔬菜和水果。

宜常食富含镁的食物,可防止细胞膜上的钙流入细胞内,保护大脑不受损害,降低中风发病率,如紫菜、小米、豆制品、番茄、苹果、花生、核桃、芝麻、桂圆、杨桃等,没有甲状腺节结者,还可适当吃些海带。肾功能正常者,常食高钾食物可预防中风,如土豆、香蕉、橘子。宜吃富含类黄酮和番茄红素食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中风的发生率,如洋葱、香菜、胡萝卜、番茄、西瓜、柿子、草莓。

常饮绿茶,可预防中风,因为绿茶中含有维生素E和鞣酸等抗氧化物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常食辣椒,对预防中风有益,因为辣椒富含镁、维生素A、类黄酮及番茄红素,是预防中风的良好食物。

适量饮酒有益预防中风,成年男性饮酒每天不宜超过2杯,成年未孕女性饮酒每天不宜超过1杯;饮白酒者用白酒杯,饮红酒者用红酒杯,饮啤酒者用啤酒杯。

【春季告诫】值得重视,春季食谱的变化,可引起血糖升高,可发生血脂异常,易于中风。春季饮酒和吸烟量增多,可促进血管收缩和舒张失衡,促进动脉硬化,可引起中风。饮酒适量及戒烟,可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日常预防切忌在春天早晚绕楼散步健身

专家指出,提倡群体预防即提倡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吸烟酗酒、通宵打牌娱乐等。

要注意心理预防,开朗乐观、善解人意、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中风。在春季,人体神经系统紧张度增高,在有不良情绪发泄时,可使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水钠潴留,造成血压、血糖升高,易致中风。

做到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防止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急性脑血管病。

适度锻炼身体,有助于预防中风。但春季切忌早晚绕楼散步、健身,这在多风的春季不宜提倡,尤其体质较弱者更要注意,春天本来就多风,楼与楼之间的风更是强劲,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很容易受凉引发血压波动而导致中风,这对于平时运动不足的年轻人或是老年人,更是危害大。春天运动最好选择阳光明媚、室外少风处进行健身运动。

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能促进血脂代谢从而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并能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

【春季告诫】春季是自主神经极不稳定的季节,特别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病情,易促使中风发生。中老年人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在春季更应警惕中风。避免性生活过度,可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