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中医预防治疗脑中风

发布日期:2014-11-15 16:39:35 浏览次数:1595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以下人群易发中风:(1)老年人、体型肥胖者、有中风家族史者。(2)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心脏病等人群。(3)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高脂饮食、运动减少等人群。

吸烟及烟雾中的某些成分除可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的早期损害外,还可影响胆固醇的代谢,促使动脉硬化发生并刺激斑块增大;长期吸烟者可致血液容易凝固和血小板聚集,血液黏滞度升高,加之血小板聚集增多而易引起血栓形成;吸烟对周围血管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引起脑血管痉挛,增加血管阻力,导致脑血流量减少。

大量饮酒一方面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脑出血。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律不齐和心脏壁运动异常而引起脑栓塞,激活凝血系统增强血小板聚集作用以及刺激脑血管平滑肌收缩造成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缺血性中风。

中医认为,要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高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控制糖尿病等。(2)戒烟、限酒、多锻炼、多吃果蔬、低盐低脂饮食等。(3)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4)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如今,中医治疗中风有了许多方法,那么目前有哪些新进展呢?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可采用扩管扩溶、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治疗及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而针对出血性脑卒中则采用控制高血压、控制水肿、止血药和凝血药及手术治疗等。总之,中风治疗采用西医、中医、针灸、按摩、功能康复等多种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疗效更好。

省中医院脑病科在我省率先建立了卒中单元,集抢救、治疗、康复、预防和健康教育为一体,对中风的处理更加规范,降低了中风的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一是应用专科自制药中风膏、补脑膏治疗中风,临床疗效显著;二是把针灸、推拿按摩、中药外洗、蜡疗、隔物灸等传统中医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疗效提高。再次,中医与现代医学先进技术结合,救治重症和疑难中风。对脑出血治疗开展了微创椎颅血肿清除术和脑脊液置换术等新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动脉瘤治疗引进了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动脉瘤栓塞术等神经介入新技术,配合中医药治疗,病情恢复又快又好,复发率降低。

(李妍怡,女,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学会委员、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任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省中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主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