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57岁爹爹小中风 及时就医挽回性命

发布日期:2014-10-19 09:41:02 浏览次数:1595

荆楚网消息(记者郝菁实习生钟英琳通讯员孙宽)“小中风”往往是中风前兆,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引发大中风。10月27日,曾小中风的张先生在湖北省三医院(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复查得到了好消息,他的“中风”警报已经解除。“幸亏当时及时来医院,要不然真不知道后果会是什么样子”,由于救治及时,张先生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据了解,57岁的张先生患高血压已有5年时间,一直都在吃药控制,9月20日中午,家人发现他说话不清,右手抬不起来,但休息一会儿后,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家人还是决定将其送往省三医院进行治疗。

当时接诊的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万跃介绍,中风的3小时内是黄金救援期,病人送来后,马上进行了急性静脉溶栓治疗。检查发现,张先生的左侧大脑中动脉深穿支闭塞,但同时发现中动脉局部狭窄。经过几个小时溶栓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可过了3天后,张先生右侧肢体又失去知觉,手、腿都不能抬,再次检查发现,他的中动脉完全闭塞。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造成终身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救治手术风险也非常大,颅内血管搭桥对病人创伤很大;病人的血管完全闭塞,闭塞长度及前方血管状况都是未知,血管内支架置入也十分困难。

“按照以往做法,在患者急性溶栓治疗后,一般一两个月后再进行其它狭窄部位的处置。”万跃介绍,经过科室集体大讨论,最终决定采用脑血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进行非急性期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术。9月24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万跃在血管造影(DSA)的帮助下,先用一根特制的直径只有0.35毫米的导丝穿过闭塞位置,开始释放造影剂,在释放的过程中,慢慢回收导丝,最终确定闭塞位置及长度,并进行评估,随后进行球囊扩张,并将支架放入闭塞部位,闭塞部位成功打通。据悉,该手术在湖北尚属首例。

万跃强调,与毫无预兆就发生严重中风的病人相比,“小中风”患者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获得了一次“亡羊补牢”的机会。临床上,不少老年人在出现疑似“小中风”症状时,常因为“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晚上去医院不方便”,或者自认为“睡一觉就会好”,而没有及时去医院就诊,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把“小中风”拖成了半边肢体完全瘫痪的“大中风”。

万跃提醒,广大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抽烟、饮酒者,一旦出现突发半边肢体麻木、无力,一眼失明复视口齿不清,走路不稳,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