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早春时节当心小中风

发布日期:2014-10-18 07:43:35 浏览次数:1595

今年74岁的刘大爷身体一直挺好的,前日,晨练后买菜回家,拿钥匙开门时发现自己右手无力,不能抬起,右半身不能动弹,家人急忙将其送至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谁知20分钟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刘大爷右侧的胳膊和腿都恢复正常了。接诊医生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及查体,告诉刘大爷他发生了“小中风”。

什么是“小中风”呢?它和中风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人会患“小中风”?患了“小中风”又该怎么办?日前,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冯艳蓉主任医师。

早春流行病——小中风

“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部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较短,可以是几十秒,也可以是几分钟,大多在24小时内缓解。

“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早春。”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冯艳蓉主任说,大量医学统计资料表明,一半以上的中风发生在早春。早春时节寒暖不定,身体调节机制随之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脑供血异常,往往招致中风突然来袭。因此,中风又被称之为中老年人早春“流行病”。

由于“小中风”的症状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常给人一种有惊无险的错觉,很多人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冯艳蓉主任提醒说:小中风并不“小”。重视“小中风”才能避免大麻烦。据统计资料显示,“小中风”在初次发作后4个月内将有20%左右的病人发生大中风。未经治疗的“小中风”,将有1/3的发生大中风,且其一般在一年内发生。可见小中风绝不是光打雷不下雨,而常是暴风骤雨的前奏,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近期频繁发作的小中风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小中风有哪些症状

如何发现自己是否突发小中风?冯艳蓉主任提醒说,小中风的特点是发作急,时间短,恢复快。五个“一过”提示小中风:一过性头晕、一过性头痛、一过性视物不清、一过性言语不利、一过性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尤其是同时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脏病颈椎病等疾病者,凡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又很快恢复的,应高度警惕,绝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当发生完全性中风时,就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可能因此遗憾终身。

六种人易患小中风

引起小中风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脑内及脑外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有血管狭窄、血液高凝状态、微栓子脱落、微血管痉挛、高低血压心律失常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椎病、糖尿病等多种原因。

统计资料表明,下列6种人容易发生小中风:1、有动脉硬化病史者;2、血脂、血压和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者;3、体胖、缺乏运动者;4、滥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5、有中风、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者;6、长期大量吸烟或酗酒者。

出现小中风应及时就医

冯艳蓉主任提醒,面对“小中风”,既不要无所谓,也不要草木皆兵,心态要平和;预防重于治疗。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戒烟忌酒,少盐少脂少糖,多喝水多吃瓜菜。若已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就应积极正规治疗。生活中,一旦出现“小中风”,应让病人保持安静,及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经过简单处理后再赶紧送往医院,切忌慌乱。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发病过程貌似“小中风”的患者经头颅磁共振(MRI)检查证实脑部已经发生梗死,如不积极治疗必将造成患者遗留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因此,患者出现“小中风”应马上就医,别让小中风酿成大悲剧。杨沈戚在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