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缺水 易导致中风
突然发生的,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损害。脑中风分两类,一类是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即出血性中风),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内;另一类称为脑梗(即缺血性中风),为脑血管梗阻导致所支配区域脑组织坏死,占脑中风患者的60%以上。
中风的发生一般与高血压、劳累、饮酒、情绪、季节变化等相关联,那么夏天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会引发中风吗?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王新志介绍,原因大概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大量排汗:夏季人体要大量排汗,出汗过多会使体内水分丧失,如体内水分没有得到及时补充,血液浓缩相对黏稠,血流减慢,易形成血栓,诱发缺血性中风。而老年人口渴感觉中枢差,即便人体已缺少水分了,可老年人不能马上感觉到,这样也会促使血液黏稠。另外,天热人体体表微循环容量大,会有大量血液流到体表,相对供给脑部的血液量减少,老年人本身血管相对狭窄,更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贪凉猛吹空调风扇:由于天热,室内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发生脑中风。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尤其要注意空调的使用。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而且应尽量避免频繁出入空调房。
药量控制不好:很多人觉得天热血压也相对低下来,于是就忽视了服用降压药的重要性,对自己吃药的事儿放松警惕,随意减药或者停药,于是可能会使血压波动较大,更加不利于平稳降压,因此,要按时找医生随诊,根据血压的情况,合理调整药物。
王新志说,中风发病前是有一些前兆的,比如会头晕、迷糊、恶心、呕吐、肢体偏瘫等。尤其是起病初期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因此很多人觉得这都是天热闹的,没什么大不了,这样就很可能延误了对中风的早期诊治。所以一旦有上述症状,可能就是中风前兆,尤其是有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病史者,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
以下十大危险因素均可导致中风出现,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这十大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史、吸烟、酗酒、肥胖。比如高血压病人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病人要注意控制血糖,而对应的高血脂病人要注意降脂,肥胖者需控制体重等。
王新志说,对于中风来说,防重于治。如何预防夏天发生中风,应从多方面着手。
重视对原发病的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引发脑中风的根源,要注意这些原发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到科学用药。
要科学饮水:老年人对体内缺水反应能力低,若到渴急了才喝水已为时过晚,应采用“多次少饮”的补水方法。而且喝水不能贪凉,还是温水比较好。
注意平时保健:有心血管病的人每天睡醒后不可猛然起床,应先在床上稍停几分钟再慢慢下床。注意合理饮食,切勿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减少空调的使用。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心态,学会自我放松,避免情绪过于焦躁紧张。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时,要立即休息并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