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空调吹出中风来
健报 2010-07-09 南宁市民李先生了解到,秋冬是中风的多发期,因为在干燥和骤然变冷时,血液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以适应外界环境,此时有病变的血管就会表现出破裂、闭塞、狭窄等一系列病理状况。如今是盛夏7月,那么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在此季节警惕哪些也会导致中风的情况?他拨打了本报热线0771-2083319咨询此问题。
广西江滨医院心血管三科主治医师庞明说,虽然脑中风为秋冬季多发,但是由于夏季一些生活习惯,盛夏之际脑中风发病也不少见。需要留意下几个方面:
爱吹冷气。夏季吹冷气过多会导致血管收缩,硬化,容易形成血栓。因此,空调的温度宜保持在26摄氏度或以上。不能长时间吹冷气,尤其不能用电风扇直吹头部,会导致头部受凉,使大脑血管发生收缩,从而引起大脑血流量减少而致供血不足,这也是脑中风的常见原因。
气温过高。夏季容易中暑,特别是南宁的高温天气。生理角度上,老年人多有脱水,而且由于年纪增长,口渴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退化,所以当出汗过多时也往往缺乏口渴感而不能及时补水,由此不但会发生中暑,而且由于体内失水过多,血容量骤减,血粘稠度增加,易诱发脑血栓形成,从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久坐或静卧时间过长。夏天时,老年人多喜欢乘凉或者打牌、玩麻将和下棋,如果久坐时间过长,血液流速会减慢,由于血液的重力关系使血液发生再分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而且夏季老年人多有午睡习惯,若午饭后马上入睡,全身血液流向消化道,加之静卧不动,也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脑中风。
夏季多腹泻。夏季,老年人胃肠功能明显减弱,一旦饮食不洁、贪杯或饮用较冰凉的饮料便会出现腹泻。此时若不能及时补水或补液治疗,就会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导致血液粘稠、血液循环流速减缓,由此发生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中风。
冲热水浴。夏季老年人洗浴时,若浴室或水温过高,势必会引起老年人肌肤血管扩张,大脑血流量骤减,也会发生脑中风。
身患低血压症。素患血压偏低症的老年人,夏季由于出汗多,补水不足,日晒时间过长等原因,会使血压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病老年人,若降压过快尤其睡前应用降压药,由于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而发生脑血栓形成,出现缺血性脑中风。
(本报见习记者周丽华)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