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测试识别早期中风
夏季是脑中风高发季节。家中老人发生中风,应该第一时间吃安宫牛黄丸,还是打电话等子女回来?“都错!”广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坚红表示,脑中风院前急救有两大关键措施:一是快速识别脑中风患者,二是尽快将其送院。其中有3个测试可帮助你识别早期脑中风。
文/记者莫冠婷
广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坚红介绍,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脑中风是位列死因第一的疾病。中国每年新发病人数为150/10万。
脑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后者所占比例达70%以上。由于脑中风可留下后遗症,因此越快让患者血流恢复正常流通,对其预后越好。
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最有效方法,而且越早越好。有调查指出,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静脉溶栓的比例,中国不到2%。这与很多患者送院不及时、治疗延误有关。
黄坚红推荐由美国心脏学会、卒中学会制订的早期识别中风的“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以判别中老年人是否出现早期中风的症状。表中有3个简单测试:
笑一笑——观察鼻唇沟和嘴角是否有歪斜。
动一动——双手向前平举10秒,如果一边手臂跌下,预示出现偏瘫。
说一说——让中老年人说一句稍长、意思完整的话,比如“我想去吃饭”,最好能说出具体的吃饭地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判断家中老人是否理解你的意思,以及是否具有语言表达能力。
黄坚红提醒,预防中风更重要是治疗原发病。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十几种之多,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静坐少动、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等。因此,做好降血压、调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预防工作十分关键。她建议40岁以上人士,每3个月至半年量一次血压;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检查颈动脉有否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及时了解血管情况。
坊间还流传这样的说法:老人家出现中风第一时间应吃安宫牛黄丸;每月或每季吃一颗安宫牛黄丸能够预防中风。
黄坚红明确表示,安宫牛黄丸不是排第一的“救命”药物,也不是人人适用的预防中风的药物,完全没必要按月或按季服用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由牛黄、郁金、犀角(水牛角代)、黄芩、雄黄、黄连、栀子、朱砂、冰片、麝香、珍珠组成;只适合治疗“痰热阻窍阳闭症”患者。且该药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突发中风八大预警
黄坚红介绍,以下8大“预警信号”能强烈提示家中老人是否出现脑中风;也可以作为在路上行走的老人是否出现中风的判断依据。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嘴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双侧视力丧失或模糊;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做好院前急救准备
1.第一时间把病人扶到安全的地方,让病人平卧;并立即拨打120。
2.如果患者喉咙有呕吐物、痰液,应立即清理;有佩戴假牙习惯的患者应将假牙及时取出,以免窒息。
3.若病人无法行动或出现抽搐,应把患者的头往一侧靠,以防窒息。
4.避免“误吸”。不要在患者不清醒的情况下喂水喂食,以免患上吸入性肺炎。
5.帮助稳定病人的情绪也很重要,避免情绪波动造成血压上升,加重病情。
6.掌握正确转运病人的方法。下楼梯时头在上,脚在下,转运时在尽可能不改变病人体位的情况下,将病人平抬。
7.家属应带上患者病历,以及平时服用的药物,以便让医生了解病人过往的病史和服药史。
8.到达医院后,家属应向医生说明患者出现中风症状的时间。但要注意,家属“发现”患者有中风症状的时间不等于中风开始“出现”的时间。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