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老年人 当心秋冻成中风

发布日期:2014-11-15 15:29:53 浏览次数:1601

“秋冻”的确可以增强人的耐寒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凡事过犹不及,“春捂秋冻”之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也需有所节制。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健身不成反会伤身。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来说,“秋冻”更是相当危险,很可能引发中风

时下已进入深秋季节,天气渐凉,人体将更怕受冷受风,也到了每年中风的高发期。这是因为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另外,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血栓形成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人到老年以后,身体抵抗力不断下降,自身调节能力也较差,御寒能力减弱,遇到寒冷刺激可导致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不但易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旧病复发,甚至有些冠心病患者出现绞痛、心肌梗塞。尤其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当心脑中风。如果出现突然眩晕视物模糊、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突然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全部遗忘、频频打呵欠、短时间语言困难等现象时都要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寒冷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老年人不要轻信“秋冻”,深秋时节要以保暖为主。所谓保暖并不单指衣服穿得多,而是需要做到内外皆暖。出门时换上厚一点的外套,在胸口、脖子等薄弱部位增加衣物御寒;用餐时多吃些温性暖身的食物。尤其是有呼吸道病史的老年人,更要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出门尽量戴上口罩,以防冷空气引发或加重慢阻肺疾病。

预防中风的正确做法是定期到医院做体检,根据检查结果有的放矢地及时调整预防中风的措施和药物。平时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有助预防中风。老年人在夜晚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后,饮用2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中风的发生。适量运动也是预防中风的好习惯。老年人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选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