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良谈支气管哮喘防治
江北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陈华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性疾患。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及伴有喘鸣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重建;导致气道增厚与狭窄;成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此病半数在12岁前发病,约20%的患者有家族史。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四周以上。
哮喘病人怎样才能避免发作或减少发作?重要的一点是注意预防。部分哮喘患者可找到较明确的过敏源,如花粉、烟雾、粉尘、动物皮毛、海鲜等,这些患者平时只要能注意远离这些物质,就能避免或减少发作;有些患者没有明确的过敏源或者过敏源为混合性,此时可通过血液过敏源检测来进行筛选,确定为哪一类后尽量避免与该类过敏源接触。其次是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常用的哮喘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茶碱、抗胆碱能药物及白三烯调节剂及中医中药等,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大于局部用药,局部用药以气雾剂为主。激素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β受体兴奋剂在老年病人中应慎重使用,以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茶碱类药物过量也会引起中毒反应,应酌情调整剂量,抗胆碱能药物因能使老年人发生尿潴留而应适量使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