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判断便血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14-10-08 22:49:07 浏览次数:1595

判断便血有哪些注意事项?便血在我们生活经常会发生的现象,很多的人觉得便血是不是什么大病,这种想法往往给很多的疾病创造的了发病的就会,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得了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不要一拖再拖,拖久了会更严重的。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中医对便血的一些认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导致便血的主因通常的有下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及上消化道疾病。肛门痔病、损伤、消化道炎症、肿瘤、血管病变等均是引发便血的通常理由;某些急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以及维生素缺乏等全身疾病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各种理由的便血状况也有所不一样。

1.忌不问年龄与性别成年人便血多是内痔肛裂、炎性肠病等,内痔出血男性多见,肛裂出血则多见于年轻妇女和便秘病人。儿童便血多为直肠息肉肠套叠。家族性息肉病多于青春期发作,多为粘液血便。中老年便血则要排除结直肠癌结肠憩室的可能。

2.忌不分便血性状、出血手段、颜色和出血量病变部位不一样、病种不一样,引发的便血状况也不一样,临床一定要仔细询问、介绍病人主诉的病史,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加以重视,以便迅速、正确判定病变理由及部位,使诊断更有针对性。一般以为3~7ml的出血即可使粪便潜血反响阳性,25~30ml的出血可使粪便呈玄色,100ml的出血可使粪便呈柏油色,肉眼可见的鲜血或血块大部分病变在肛门直肠或乙状结肠下部。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外表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玄色、暗红色或有血块。血便相混则多见于上位结肠,血色多暗红。粘液血便、脓血便常提示大肠有炎症,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大肠息肉阿米巴肠病等,亦可见于结肠癌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为柏油样黑便,但当出血量多,在1000ml以上,排出较快,4小时左右排出时,则呈暗红色,甚至为较鲜红的血便。少量便血一般来源于肛门及直肠、乙状结肠疾病,如内痔、肛裂、息肉、肿瘤等;大量便血多见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大血管瘤结肠血管扩张症以及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等。

3.忌不问便血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不一样疾病的便血有其各自的发作特点。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憩室、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病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肠直肠癌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上述病变的便血一般起病均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急性细菌性痢疾、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等便血起病均较急。

4.忌不考虑伴发症状便血的伴发症状对其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痢疾、直肠炎症、直肠癌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则无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肛门直肠损伤导致的便血在近期有注射或手术病史;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细菌性痢疾、风行性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肠病多起病急,伴有发热、腹痛。

5.忌不辨证候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离不开辨证,而便血的性状、颜色和量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

以上的相关知识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更多相关的信息可以咨询我们的免费专家他们会为您解答。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