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的中醫調治
總括而言,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種、出血部位、出血程度和持續時間,使症狀表現各異。有時候,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導致鮮血直接從肛門排出,而不顯眼的微出血只能靠大便潛血檢驗才可發現。患者需要醫生的專業判斷,以確定便血是因為痔瘡、腸道憩室、腸炎、膿腫、潰瘍、息肉、癌症、肛裂或是其他病種引起的。當發現自己的糞便有血,或者顏色、便質、排便習慣有改變,應該找醫生做檢查,不要自己診斷,以免延誤病情。早發現早治療 才能獲得最佳預後。
從中醫觀點看,大便的形成及排泄,是由整個臟腑系統來支援的,大便異常與臟腑功能有關。便血亦稱下血、瀉血,總由胃腸脈絡受損所致。臨床上,肛門疾病、胃腸病變、某些急性傳染病、血液病、中毒等,均可見便血症狀。便血病証多因外感濕熱、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勞倦內傷等,導致腸道積熱,熱傷脈絡,或瘀阻脈絡,血不循經,或氣虛不攝,血液下溢而成。中醫辨証論治,整體分析治療,有助修復導致便血的病變,也可提升消化道功能,防止再出血,促進早日康復。
来源网址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1
条 | 好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