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便血的一些基本须知
你有过大便时出血的状况吗?如果有过那么你知道你是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道出血呢?也能分清是痔疮出血还是肛裂出血吗?如果上消化道出血的话,那么血的颜色会较为暗红,如果是下消化道出血,血色会比较新鲜。这些你都知道吗?
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血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或粪便带血,均称为便血。一般以为消化道出血在60ML以上即可发生黑便。
询问呕出或便出的血量(必需排除其中的非血液成份)仅能做参考,如消化道出血速度慢,大量血液可潴留于肠腔内而不被呕出或便出,故病人的确切失血量需结合全身症状、血压、脉搏、血红蛋白等综合判定。
少量出血脉搏、血压、血红蛋白等均无变化,可有轻度头昏、乏力。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的10%以下,即<500ml。
中等量出血脉搏增快,每分钟100次左右,血压偏低、血红蛋白在710g之间,有烦躁,心悸、口渴、尿少。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20%,即1000ml左右。
大量出血除上述症状外可发生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烦燥不安、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每分钟120次以上;血红蛋白<7g。出血量约占30%以上,即<1500ml。
1.发作年龄、季节、便血诱因伤寒与副伤寒出血常在夏秋;消化性溃疡病出血多在秋末春初;儿童少年便血应注意肠套叠、直肠息肉、憩室炎与溃疡、钩虫病等;青壮年便血应考虑消化必溃疡病、局限性肠炎、肠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等;中老年便血多为结肠直肠癌、肝硬化、胃癌、缺血性结肠炎等,但直肠癌也不少于青壮年。
2.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1)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多为消化道出血并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或病变距肛门近。如肠伤寒出血,血色暗红,与粪便混合;痔核出血为便后滴血,血色鲜红。
(2)柏油样便当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在60ml以上,血液未被呕出或未相对呕出,则血中血红蛋白与肠内硫化物产生硫化铁,致粪色黑而发亮,外观类似柏油,称柏油样便或黑便,多见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亦可呈柏油样黑便。柏油样便需与服铁剂、铋剂、活性炭或中草药所致的玄色粪便相辨别,后者黑而不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