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炎症性肠病肠壁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14-10-31 01:38:05 浏览次数:1595

炎症性肠病肠壁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收藏本文 分享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在IBD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IBD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肠道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过程中,黏膜不断被破坏和修复,导致肠道间质细胞活化,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并发生沉积,从而发生肠壁纤维化。UC中ECM的积聚主要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CD肠壁纤维化发生于受累肠段的各层,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1]。肠壁纤维化导致肠道变形缩短,结肠带消失,肠腔狭窄,甚至引起肠梗阻。约75%的CD患者至少需接受一次手术以缓解症状,但肠道狭窄复发率达45%,重复手术操作引起的严重肠损伤、短肠综合征等的发病风险亦相应增加[2]。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氨基水杨酸盐、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以及最新的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能改善肠道炎症,须长期服用但疗效欠佳,且慢性炎症导致的肠壁纤维化仍不可避免[3]。对IBD纤维化形成机制及其早期干预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热点。IBD肠壁纤维化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细胞机制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与肌成纤维细胞、(本文共计3页)......[继续阅读本文]

内镜医师眼中胃肠病学家在未来消化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分期与血清多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彩色多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含芦氟沙星四联疗法和含大剂量阿莫非梗阻性食管源性吞咽困难患者食管吉法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武汉地区大学生便秘流行病学特点及RUNX3基因rs223685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肠道中作用的他汀类药物的抗癌作用与食管癌防治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小肠黏膜损伤机制TRPV1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炎症性肠病肠壁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内镜下切除胃颗粒细胞瘤1例克罗恩病致回肠膀胱1例后天性双幽门1例

查看完整目录>>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