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汗症
汗腺分泌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被分解而放出臭味称臭汗症。
【病因及发病机理】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由细菌分解皮肤表面的秽物所引起,臭汗症常与多汗症同在。大汗腺分布于腋窝.腹股沟、足部、乳晕、女性乳房下、脐窝、肛周、外阴及外耳道。其所发生的臭昧由干该部位的各种细菌与大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质起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由于大汗腺在青春期受内分泌腺影晌才开始活动,故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生,到老年时候可减轻或消失。如果用药物杀死细菌,吱之不能产生足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就可不发生臭味。但临床上发现的臭汗症与遗传有关,不少患者有家族史,是否这些大汗腺的分泌物具有易为细菌分解的特殊成分,还有待研究。
【临床表现】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部、脐部及女性乳房下等处,而以足部及腋部臭汗症最为多见。足部臭汗症常与足部多汗症伴发,有刺鼻的臭味,尤以夏季及不勤洗脚时更甚。腋部臭汗症称腋臭,俗称狐臭,为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夏季更甚,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轻重不等,至老年时可减轻,常有遗传性,同时伴有色汗,以黄色多见。多数患者外耳道内有柔软盯聍,少数患者的外阴、肛门和乳晕等部位也可散发出此种特殊臭味。
【治疗】
若是多汗症所引起,首先治疗多汗症。经常洗澡,勤换衣袜,保持皮肤干燥与清洁。足部臭汗症治疗按掌趾多汗症。腋臭轻者可用各种夏露外搽,严重者可行液氮冷冻、激光或手术冶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