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维生素A缺乏病是什么
1.维生素A和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为脂溶性,以两种形式存在于食物中:主要为视黄醇或称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的肝、脂肪、乳汁和蛋黄内;另一种为胡萝卜素又称维生素A原,存在于植物中,以胡萝卜素最为重要,黄红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番茄、柿子含量最多。胡萝卜素可在小肠黏膜和肝细胞内转变成维生素A供人体应用。维生素A在肠内依赖脂肪及胆汁的存在而吸收,贮存于肝,在肝内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均不溶于水,在油脂内颇稳定,耐热、酸、碱;维生素E、C等抗氧化剂可增强其稳定性。人体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食物,动物性食物中以肝脏含量最多,乳类和蛋黄次之,植物性食物中则以胡萝卜、番茄、红薯、南瓜、豆类、绿叶蔬菜及香蕉、柿、桃等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身)较丰富。
原发性维生素A缺乏,一般是因膳食长期匮乏所引起的,主要因为膳食不足,所以维生素A缺乏常伴发于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marasmus或kwashiorkor)。维生素A缺乏是以缺少胡萝卜素的大米为主食的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地方性流行病。
继发性维生素A缺乏的原因,可能是胡萝卜素的转化不充分,或者维生素A的吸收,贮存或转运受到干扰,因为维生素A的贮存和转运有缺陷引起。吸收或贮存障碍可发生于腹腔疾患,如腹泻、肝胆疾病、胆囊纤维变性、胰腺疾患、十二指肠分流术、先天性空肠部分梗阻、胆管阻塞、贾第虫病及肝硬化等情况时;需要量增加如高热、严重感染等亦为引起继发性维生素A的缺乏。
1.全身症状 起病缓慢,自饮食缺乏维生素C至发展成维生素C缺乏病历时约4~7个月。常先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倦怠、软弱、激动、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面色苍白等,也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紊乱症状,常未引起父母注意。此阶段可称为隐性病例。
2.骨病变 下肢尤以小腿部肿痛最为常见。肿胀多沿胫骨骨干部位,压痛显著。局部温度略增,但不发红。病的较晚阶段,患部经常保持一定位置:两腿外展、小腿内弯如蛙状,不愿移动,呈假性瘫痪。由于剧痛,深恐其腿被触动,见人走进,便发生恐惧而哭泣。下肢肿的原因是骨膜下出血,手指压时不出现凹陷。
3.出血症状 全身任何部位可出现大小不等和程度不同的出血,可在皮肤、黏膜、骨膜下、关节腔及肌肉内出血。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