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如何抚平心灵创伤

发布日期:2014-11-07 02:12:14 浏览次数:1595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突然发生7.8级大地震,伤亡及损失惨重。据了解,除了进行物质等援助外,目前国家卫生部已组织了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准备分几批派往四川地震灾难现场,其中包括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的相关专家。

在灾难发生以后,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

如不及时干预身心将长久受损

资料显示,经历严重地震劫难的人,则绝大多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在一项唐山大地震对人远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地震经历者以及经历者家人伤亡等,这些人得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疾病的比较多。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的数据,有的高于正常值3到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地震纪念日便会触景生情等,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常人。

专家介绍,一个人经历地震等严重灾难后,会出现应激反应,医学上称之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主要是指由于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重现、恶梦惊醒、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以及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以地震为例,事故灾难现场画面不由自主出现在脑海中,出现在睡梦中,恶梦不断;经历过地震后,再看到房屋墙壁出现裂痕,会被突然触动;或是不敢在地震发生地生活,不愿也不敢再看死去亲人的遗物等。有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会自愈,但相当一部分人如果没得到及时干预,身心都将长期受影响。

在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心理危机干预就已经备受重视,许多较大的城市都设有危机干预机构。“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立即着手对幸存者、遇难者家属、救护人员和目击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减少了灾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目前,我国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上个月在山东发生的火车脱轨事件,国家卫生部就派了一批心理应急专家组奔赴现场。

一般的干预方法是,专家倾听当事人的讲述,尽量诱导其讲述,让积压内心的感觉释放出来,对其进行科学的输导,必要时配以药物。

灾难来得越突然对心理的冲击越大,尤其像地震这样的突发性灾难,更是考验人的心理。通常突发灾难心理专家难以及时赶到现场,地震经历者或是目睹者要尽量学会心理调试。人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可能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比如:因为慌不择路,发生拥挤导致踩踏事故,甚至从楼上直接跳下,人为增加伤亡等等。专家提醒,在灾害面前,要尽量镇定,尤其是像地震这样的,会出现余震、泥石流等连带灾难,人要实现自救,一是要善用防震知识;二是要有正确的心态,譬如积极的心理暗示与从容逃生的心境。

另外,在灾难事故中,孩子是最为脆弱的,这次地震发生后,许多家长马上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家中的孩子面对恐惧,走出灾变的阴霾。这时候家人的爱与关怀对孩子十分重要。很多孩子在地震后行为表现会和以往有所不同,例如少言寡语、依赖性增强、易怒,有的甚至自我封闭,与外界隔离。

虽然孩子的年纪还小,但千万不要认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事实上,我们的恐惧、焦虑正无声无息地传递给孩子,他们知道你和以往不同,他们看见你盯着电视新闻、再三确认亲戚朋友的安危,一切都会被烙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并伴随他们的成长。此外,老人、女性也属于弱势群体,内心也更容易在灾难事故中受到重创,也需要得到亲朋的帮助。

地震的巨变一下子击碎了正常生活,孩子的心灵恢复和灾后重建一样不易,甚至更难,以下是几个简单提供孩子心理支持的方法:

1.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

2.尽可能诚实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3.延长你和孩子的床边时间———陪他说话、安静地读书或唱歌,要试着让他安心。

4.试着去了解并耐心陪伴孩子渡过难关。

5.孩子为了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可能会不停地重复问同样的问题,这时你要耐心地回答每一次的疑问,才不会造成孩子心中的阴影。若孩子被恶梦所困扰或行为不同以往,你要鼓励孩子讨论事件发生的过程,并试着让孩子表达他们的挫折、混淆、害怕及悲伤等情绪,向他们保证你会陪在他们身边,还要告诉孩子灾难不是他造成的,有些孩子会认为自己造成了这些不幸,这时只有用耐心和爱心支持、陪伴孩子才能早日让生活步上正轨。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恐惧或心理压力大时,应尽量与亲朋好友及周围的人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大胆说出你的内心。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

要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尤其是男士,切忌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更不可借助烟酒排遣恐惧痛苦,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闭眼静默、写日记等等,或是帮助他人,以转移自己的情绪。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恐惧或心理压力大时,应尽量与亲朋好友及周围的人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大胆说出你的内心。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

要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尤其是男士,切忌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更不可借助烟酒排遣恐惧痛苦,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闭眼静默、写日记等等,或是帮助他人,以转移自己的情绪。

当亲人离去时,疏导的方法和前面一样,把痛苦说出来,放声大哭,不要自我压抑,否则越沉默,内心会越痛苦,有条件的找专家帮助。

■链接

我省危机干预求助热线

广东心理危机干预联盟热线电话:020-81865100。2007年1月13日成立的广东心理危机干预联盟,是国内组建的首个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由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共同牵头,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发生后,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等将组成的救援队将驰援灾区,为灾民疗“心伤”。

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热线电话为:020-81899120。同样在去年,在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正式成立的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由心理咨询热线中心、心理危机研究组、重大灾害事故心理卫生救援队组成。心理咨询热线中心开通4条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本报记者李劼

专家支持: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病区副主任医师谢永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