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为心理创伤患者提供专业呵护

发布日期:2014-10-10 12:47:40 浏览次数:1595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实习生 庄子敏 文/图

他是深圳市一名现职公务员,同时也是深圳知名NGO(非政府组织)“春风网——心理创伤援助公益平台”的创办人;他为无数热心公益的专业心理学人士搭建了服务平台,而这个平台,帮助数百个曾受过性侵害的个体及其家庭逐渐驱散了心理阴霾。7月深圳正值三伏天,在皇岗口岸某花园一间不起眼的小套房里,刚出差回来的隋双戈满头大汗地匆匆赶到,等待他的,是从各个区赶来的志愿者和每月固定的例会。“不管有没有我,春风网都会一直做下去,并永远不会脱离公益的本质。”隋双戈向记者表示。

从做义工到走上NGO之路

2000年,隋双戈还只是深圳义工联的一名普通义工,有着医学背景的他主要负责接听心理咨询热线。然而随着求助者的增多,隋双戈逐渐感觉到,很多人已经有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了,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就算知道,很多人也是讳疾忌医。

“很多人和我说,我就是心里想不开,你和我聊聊。但普通的劝导其实没有多大效果,我自己也干着急。”隋双戈说,他早年也曾遇到重大生活挫折,后来的康复与获得专业的心理帮助密不可分。源于兴趣,也源于想帮助别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隋双戈开始参加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班“充电”,6年后,他拿到了心理应激方向的医学博士学位。

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2005年,当NGO在中国遍地开花时,隋双戈也萌发了创办一个援助性侵受害者NGO的想法。

为什么挑选了这个群体?隋双戈说,创伤心理危机一直是他关注的课题。在对国内外资料进行研究时,他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常见疑难疾病,以被强暴者的发病率最高,达到49%-80%。“在深圳,不少外来务工女青年由于生存环境复杂,教育水平有限,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性侵害时,往往选择吞声隐忍,心理疾病显得尤为突出。”

很快,一个名为“春风网”的草根NGO成立了。当时机构一分钱没有,最大的“财富”就是几个来当志愿者的朋友。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缺乏打开局面的渠道,春风网几乎遭遇了所有草根NGO成长过程中的难题。

“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能留下点经验。而我们的经验就是,把所有可能的方法都试一遍。”隋双戈如是说。

那两年,春风网志愿者们曾顶着盛夏毒辣辣的太阳,骑着单车把当时深圳的50个街道办挨个儿走了一遍,反复地去“磨”工作人员,只为了能在社区的宣传栏张贴海报;也曾四处“化缘”,一家一家的上门去寻求企业的捐资。更多的时候,隋双戈和他的志愿者们需要自带干粮“充饥”。

即便非常艰难,隋双戈认为,在深圳做NGO还是比很多其他城市都要好。2005年9月,深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深圳市公安局心理服务中心、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启动了“春风计划”,帮助性侵害受害者,当时春风网的主要成员均参与了该计划;次年,残友集团向这个成长中的NGO伸出了援手——无偿为春风网提供网站技术。随着网站的全面建成,春风网的运作基本稳定了下来,从2006年中第一条求助电话发展到如今,春风网已经帮助了五百多人次走出心理阴影,成为国内第一个预防性侵害、援助受害者的综合性公益网站。“这肯定离不开深圳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鼓励。如果不在深圳,我们的NGO一定是做不成。”

公益援助专业化

春风网从创立之初就定位在帮助性侵受害者,但是怎么帮是个大问题。

2008年12月的一天,在深圳打工的王斌夫妇(化名)来到了春风网工作间。由于夫妻俩常年在深圳打工,他们的女儿阿萍和年迈的奶奶长期留守四川老家,因为亲戚的一次偶然发现,阿萍被班主任猥亵的恶劣事件浮出水面。在家人的鼓励下,阿萍鼓起勇气揭露事实,却因为证据不足,被告陶某只判两年有期徒刑,并很快获得假释。

悲愤的王斌一家正在走投无路之际,经工友介绍认识了隋双戈。在听完王斌讲述女儿的不幸遭遇后,隋双戈迅速为一家人制定了援助计划。除了心理创伤评估和干预方案等专业治疗外,在2009年3月7日,春风网还与腾讯公益、四川天府论坛等网站合作发起“留守女孩不流泪”活动,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最终,案件在南充当地法院重审, 被告陶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我们的团队都是由心理学者和专业医生兼职的,因此我们的工作不是简单地帮助一些特殊人群,而是用专业的方法把他们带入到社会主流当中去,使他们不再边缘化。”隋双戈说,春风网的心理咨询团队基本没有业余人士,也有很多感兴趣的其他人士想来报名,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能力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

“尽管是公益组织,但NGO也要通过自己的专业性来获得各界信任和认可,要让社会知道,NGO并不是一群仅仅有热心肠的人们的聚合。”隋双戈说。

服务人群逐渐扩大

春风网工作室专门布置了一个心理治疗室,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雅致的藤椅、角落的安神香薰,还有墙上朴实的字画。自从春风网有了这个大本营,这个心理咨询室承载了太多的故事,细节却让这个小空间平静舒缓。

另一面墙上,满满地贴着春风网和隋双戈本人的荣誉证书。最近的一张证书是在2010年,春风网的“性侵害受害者家庭支持计划”在日本东京荣获“2010亚洲杰出家庭工作计划”优秀奖。项目不仅被认为是中国大陆首个集预防、联络、救助、支持于一体的性侵害受害者公益援助体系,也是唯一没有经济来源的公益机构。

“援助性侵受害者确实做得相对比较成熟,也是我们会长期保留下去的项目。”隋双戈说,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扩大,他们开始有了更多的精力去筹备新的计划。

2012年,春风网转而关注另一个相对隐蔽的群体——“自杀者亲友”。据统计,一个人自杀往往影响身边的6-8名亲友,这样在全中国每年新增的亲友数量就达两百万左右。而这个群体却长期隐匿在压力巨大的都市背后,可能带着复杂的哀伤,退避人群,或者在同家人的互相责备下度过余生。为此,春风网将联合高度专业的机构或及专家,共同为这一人群提供公益援助。

“这也是考虑到深圳社会的特点。” 隋双戈说,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人们离开了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深圳打拼,遇到困难时支持资源有限;另外,深圳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非同一般的压力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自杀的预防与干预需要重视,自杀者亲友的支持同样需要关注。

“其实可以关注的人群还有很多很多。”隋双戈说,汶川地震后,心理创伤已经开始受到广泛重视,春风网的援助领域也准备从性侵害所致的创伤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如自然灾害、各种事件、重大丧失等引起的心理创伤,“我们最终的想法是联合全国各地的相关机构一起打造一个公益平台,提供心理、法律、医疗等方方面面的援助。”

建立NGO相互联系的大平台

深圳的很多大型公益组织之间都非常熟络,尽管大家关注点不同,心却朝向同一片蓝天。2003年,荣获同一批“五星义工”的隋双戈结识了丛飞,关于公益这个话题他们有过很多探讨。

“丛飞也曾感慨公益事业实不易做,也曾烦恼过多的名声给自己带来的困扰。这种感受是很真实的,做慈善、做公益的人其实都是平凡的人,奉献自己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种快乐,因此一直坚持了下来,仅此而已。”隋双戈说。

不仅仅是丛飞,深圳的义工们与其他从事公益的人们都会定期碰面,互相扶持,有时候哪个组织缺人,很快就会有义工填补进来。

“深圳最不缺的就是公益氛围!”隋双戈说,从2008年开始深圳试行社会组织无主管登记,到刚刚结束的全国首届慈展会在深圳落下帷幕,“都给了我们草根NGO非常好的成长环境。”

比较紧缺的,还是钱。 尽管和许多NGO创办人一样,隋双戈也觉得自己的NGO不该为筹钱所累,应该专注于帮助受害者理念的宣传,但是没有钱的话,谈什么理念?

目前的春风网由于没有专职志愿者,还显得比较轻松。隋双戈担忧的,是随着未来网站的扩大,他没有更多的资金来维持团队的运营。“基本的想法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吧。”

如今,在业界小有名气的隋双戈也额外做一些收费的心理咨询以补贴春风网的运作,同时,他也经常参与一些宣传,是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座上常客”。隋双戈坦言,NGO虽然成立了很多年,但还属于新鲜事物,目前只能通过这些方式来扩大春风网的名气。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的动机,但这都是NGO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克服的东西。”隋双戈说,他希望有朝一日春风网的大平台能够建立,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在平台上找到自己当地的公益援助。而他个人最终的目标,却是回归——把NGO交给更有管理才能的专业人士,而自己,能继续做一名普通的兼职公益心理咨询师,已然足以回报社会。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