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大便粘腻的症状起因

发布日期:2014-10-04 20:39:41 浏览次数:1595

发布时间:2012-07-27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36人关注

口干不一定是阴虚 在临床上遇到许多的患者,口干咽燥,苔干少津,但是大便溏泻有时2-3次/天,甚至更多次。我们很多的中医见苔干少津便是阴虚,而后滋阴,可是治疗病却没有一点的效果。我们的前贤曾不止多次的告诉我们,辩证必须四诊合参,否则就会辩证错误,治疗失败!临床上任何单一的诊法诊出的结果都有可能是片面的,不能代表整体的,必须多方面诊断结合起来,才可能判断正确。

例如:有的人面色很红润,光译度也很好,从面诊上根本看不出什么病,但是一把脉,脉象细弦无力,手掌苍白,自述神疲乏力,整个一个气血虚少的人,这时光凭面诊来判断气血正常,肯定是不正确的!再例如:有的患者手足发温,手掌皮肤干热,也爱出头汗,但就是喜热饮,身体怕冷畏寒,这时光凭手诊这一种方法就确定患者是热症,那岂不酿成大错吗?另外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有许多的患者,舌苔厚腻,津液多,但是问及大便却很干燥,1次/2-3天。这时光凭舌诊就判断患者有湿邪在身体,若加利湿药来化湿,岂不是大便更加干燥吗?再有临床上见到许多的病人,脉象细弱无力,一派虚象,但是患者腹胀、纳呆、呃逆、嗳气非常明显,这时如果光凭脉象,就光用补气养血的药来调养,病人的病不但不好,反而会大大加重!

那么为什么在同一个病人身上,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相反病理的表现呢?健康的人因为他没有病,那么他不虚不实,不寒不热,表里如一,上下一致,全身统一而协调,气血流畅。当他一但受到强大的外因作用(风、寒、湿、燥、暑、热、尘)或情志影响,或久病生虚,造成身体的气血流畅不利,使身体的部分气血受阻,发生了障碍,就会表现出局部特有的病理现象,造成局部与整体的不统一性。例如:口干不一定代表津液少,便秘不一定体内津亏,嗳气不一定是实邪!手足发冷不一定就是寒症,体表发热不一定内有热邪等等许许多多的不协调现象!这时如果我们光凭其中的一个诊断来判断病情,开方配药,有时会酿成大错!,想做一个好中医,千万不能学盲人摸象,摸到腿就说大象是圆的,摸到背就说大象是扁的,摸到鼻子就说大象是长的!看病也一样,绝不能凭一点而断全身。只有把全部的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总结,才能抓住病的实质。华氏脉学认为只有把手诊、面诊、舌诊、脉诊、问诊等全部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收集到全面而真实的信息,只有这种多靶向定位,才有可能减少误诊和漏诊,为正确的辩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舌苔厚腻并非一定有湿邪转载自杏林春暖在中医理论中,观舌苔的干腻是判断湿邪的重要诊断依据。很多教材中都非常绝对的指出,厚腻苔一定指湿邪重。在临床实践中却发现:腻苔很多都是阴虚津少造成的!这与传统的诊断理论有些相反,那么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临床实践中注意到,光凭苔腻就断体内有湿邪,而用化湿、利湿药,有些患者病情好转,可有的病情反而加重。去掉利湿药,病人病情却好了起来。在确定其他方面辩证无误的情况下,病人体内究竟有没有湿邪就成了争论的焦点。经过大量的对比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舌苔粘腻,但身体廋小、皮肤干燥、掌心无汗、便秘、喜饮,一派阴虚津少之证。津少的患者如果乱投化湿或利湿的药,无异于火中浇油,雪上加霜,病情哪有好转之理。另一个患者不但舌苔厚腻,而且有体胖汗多,心烦喜呕,肢体水肿,肌肉发僵,便溏,带下多等湿邪重的特点,这类患者如用化湿或利湿药则症状明显好转,因为他们体内确实有湿邪! 既然体内的津液少,为什么舌苔没有出现干燥现象,却出现了厚腻的假象呢?舌头是望诊中唯一一个能看到的体内器官,口腔内的特殊环境要求必须有唾液来润滑,当人体内的津液开始逐步缺乏,但还没有少得导致口腔出现严重干燥的程度时,这段时间内津液会呈现少而粘腻的状态,这些粘腻的津液非常容易与厚苔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苔与粘津互相依附,互为依存,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粘腻厚苔,即显得厚,又显得光滑湿润,足以给观察者一个湿重的假象,其本质是津少阴虚,这时用药必须补津液方能化解粘腻苔,别无他法!

一个小小的现象,则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的贤人总是在不断的告诫我们:四诊合参,多靶向定位,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啊! 方证辨证不等于方证对应转载自正博医易执业 多数医家认为,《伤寒杂病论》体现了一大辨证特色,即方证辨证,或称为汤方辨证、方剂辨证等,其具体辨证方法,早已为人所熟知,即有是证,用是方,或简称辨方证。 仲景辨方证的证,多被人理解为特征症,即有是症,用是方。近来阅读余国俊先生著《我的中医之路》,见其所持观点即为此,如第35页的江尔逊的方证对应观,文中说:方证对应,又称方证相应、方证相对、方剂辨证、汤证辨证等江老强调,临床证候只要与仲景的描述相契合(有时但见一证便是),即可信手拈来,而不必受八纲、脏腑、病因等辨证方法的限制。确实,运用经方时,若对仲景书中条文烂熟于心,很容易抓住主症,做到方证对应也并非难事。但令笔者心生疑惑的是,若说这种方证对应的方法即是方剂辨证似乎不妥。若果如此,这种方证对应与对号入座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试想:难道临床上的病证,都有如此典型的特征症吗?这种提法也会给人造成一种误解:若未见典型的特征症,或者症状太少时,就无法应用经方了?而且,有时虽出现某一症状与某方的适应症相似,但若不分清病机,或不认真辨析症状的条件性,总难免误诊误治。

实际上后世各经方大家在运用经方时并未拘泥于简单的方证对应,即便有时看似简单的根据某个症状而得出方证辨证结果,其实是严格遵循张仲景的辨证原则,即根据高度概括的条件性症状来辨证的,这些条件性症状,就已隐含了病机辨证。如呕吐一证,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也有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前者为热,后者为寒,在这里,若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就易犯主观臆断的错误。 这里就涉及到了《伤寒杂病论》是否讲病机的问题,前贤岳美中先生,曾说伤寒只言症状不言病机,这就让人误解了方证辨证就是完全看症状,不讲病机的,在具体运用方证辨证时,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就变成了有是症用是方。而细读仲景原文,其实不然。 笔者有幸师从经方大家张长恩、冯世纶教授学习,跟师临床过程中,对此体会颇深。如听张师常提条件性症状,冯师常提症状的反应与六经、八纲的所属,也渐渐体悟到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思想,并非完全否认脏腑、经络,而是力主从医圣原著来解释医圣的本意,即尊重原著对于病机的阐述,如八纲、六经、气血津液、痰(水)饮、宿食、燥屎等,这些内容在仲景原著中论述甚详。从此角度来解读原著运用经方,则会发现方证辨证便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可行性。即具有某一特征的症状,必然具有某种特定的病机,这种病机,运用八纲、六经等来分析,是较清晰的。

下面笔者引用自己的两则病案,说明方证辨证与方证对应的区别: 1.某女,3岁,1周前因感受风寒,出现鼻塞流涕,微汗出,微咳,咽疼,经服用西医后,诸症未除,今测体温36.8℃,舌淡苔薄白舌尖略红,笔者根据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的特征症,贸然处之以半夏散及汤加生姜、山豆根,1剂后,鼻通、涕止、咳减,但到晚上时,患儿热势增高,夜间高达39℃,烦躁不安,次日请教冯世纶教授后,得知辨证错误,改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才将发热退去。 2.某男,53岁,素患高血压,近1月来头颤不止,渐至不能行走,1周来卧床不起,干呕不止,时伴少量清水,饮食不能入口,头晕,口角溃烂,手足凉,胸腹稍凉而汗出,舌淡胖苔白厚腻,脉沉缓,并自诉心烦、畏冷。若按方证对应,似乎四逆可用四逆汤,干呕可用吴茱萸汤,而据心下痞且恶寒汗出却又似乎为附子泻心汤证。笔者遂运用先辨八纲、六经,继辨方证的程序,首先认定为里虚寒证、太阴病,细辨又发现夹水饮上逆,故最终辨为里虚寒兼水饮的《外台》茯苓饮合泽泻汤方证,当晚服一剂后即能饮食,次日晨能下楼取食,白天能外出任意行走。因患者家贫,未继续治疗,所幸至今已近2月状况仍较稳定。 以上2例,第1例是盲目方证对应造成的误治,第2例是运用方证辨证的方法,从先辨病机后辨方证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大约可以说明方证对应与方证辨证是不对等的。概而言之,笔者认为,方证对应只是方证辨证的具体应用方法之一,方证辨证是辨病机与特征性症状的综合体现,而决不仅是机械对应。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