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发布日期:2014-10-02 22:41:17 浏览次数:1597

金属内支架的产生最初用于治疗血管系统疾病,随后放射学家和胃肠病学家利用金属内支架能使狭窄的管腔扩大,改善腔内液体流动状态这一原理,将该项技术用于介入胃肠病学,治疗胆道及近、远端消化道梗阻[1]。近年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取得了嘱目的成就,本文就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现状综述如下。

一、胆道内支架应用的概论

自1974年,首先有人报道经皮穿肝胆道减压术治疗梗阻性黄疸获得成功后,成为缓解梗阻性黄疸的一项重要的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2]。PTCD引流胆汁,缓解症状效果较好,但易发生引流管堵塞感染、脱落等并发症,患者需长期携带引流袋,生活质量下降。1984又有报道以球囊扩张狭窄胆道、局部放置一塑料内涵管支撑狭窄部位进行引流,但内涵管的放置较困难,且易移位、堵塞和感染[3]。1985年Granturco和Palmaz分别研制出不锈钢“Z”型自张式和球囊扩张式的内支架。随着新介入器材的开发和金属内支架的改进,使得金属内支架具有对胆道狭窄部位膨胀支撑力大、组织相容性好、不易被胆汁堵塞、可较长期保持通畅、不易脱落、置放途径灵活等优点。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优点为:(1) 患者痛苦小、易接受;(2) 创伤小、安全性大,适应范围广,特别对高龄、病情复杂、一般状况差、不能或不宜外科手术的病例可采用此法;(3) 对高位胆管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淋巴结或肝内转移引起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有较大的优势;(4) 对已经手术探查不能减轻黄疸的病例仍可采用内支架治疗[4]。因此,该项技术被国内外医生广泛用于临床。1995年后,国内相继发表了自行研制金属内支架的实验与应用研究文章,病例随访取得了较满意效果[5-9]。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