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副鼻窦炎与脑梗塞两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2011-9-23 8:27:3
为什么资料收集是45岁以上的人群,而不是60岁以上老年人群,是因为脑梗塞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我院2007年3月份以来脑梗塞最年轻者45岁,故以此为最小年龄段。
寒冷的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病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副鼻窦炎。因此,可以解释临床上副鼻窦炎多在冬季发病。或慢性副鼻窦炎在冬季急性加重的道理。
有资料报道,脑梗塞发病率在冬季偏高。本组一百例脑梗塞病例冬季发率为45%,高于其他三个季节,与资料报道相符。要理解副鼻窦炎与脑梗塞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首先要了解脑血管和副鼻窦(鼻旁窦)的基本解剖知识。
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起自颈总动脉,沿咽侧壁上行至颅底,穿行颈动脉管至海绵窦,然后进人蛛网膜下腔,所属分支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的部分,主要分支包括眼动脉,脉络膜动脉(供应纹状体、海马、外侧膝状体、大脑脚、乳头体和灰结节等)后交通动脉(与椎基动脉系连接组成Wills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等。
大脑前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终支,在视交叉方折人大脑纵裂,在大脑半球内侧面延伸,主要分支有眶前动脉、眶后动脉、额极动脉、额叶内侧动脉、脐周动脉、脐缘动脉等,左、右大脑前动脉间有前交通动脉相连。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前3/4及额顶叶背侧面上1/4皮质及皮质下白质,深穿支供应内囊前肢及部分膝部、尾状核、豆状核等。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供应大脑半球背外侧面2/3,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内囊膝部和后肢前2/3、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等。主要分支有眼额动脉、中央沟动脉、中央沟前动脉、中央沟后动脉、角回动脉、颞后动脉等。
副鼻窦(鼻旁窦)以其所在部位,分别有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额窦在额骨内,位于眼眶内侧部的上方。左、右各一,略呈三角形。筛窦位于筛骨内,位于鼻腔外侧壁的后上部,由许多小房构成,形似蜂窝,依其位置可分为前、后两群,分别称为前筛窦和后筛窦。蝶窦在蝶骨体内,位于鼻腔的后上方,左、右各一。上领窦位于上领骨内,是鼻旁窦中容积最大者。上颌窦的上壁即眶的下壁,下壁伸入齿槽突,内测比颌鼻腔。
从解剖学上来看,副鼻窦与颈内动脉系统位置邻近,副鼻窦炎的局部炎症反应易波及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可促进和诱发原有颈内动脉系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的炎症反应,促发粥样斑块扩大、脱落,出血,形成脑血栓栓塞。
以上讨论能够解释有副鼻窦炎的人中,犯脑梗塞者比无副鼻窦炎的人多。
综合上述:积极预防和治疗副鼻窦炎对预防脑梗塞,在理论上有积极意义,在脑梗塞的治疗中,抗菌、抗炎,作为消除诱发脑梗塞的诱发因子副鼻窦炎,对控制脑梗塞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或复发有现实的作用。
本文出自:任仲传鼻炎康膜,地址:http://www.adw.cc/zlbdy/1240.html,转载须注明!
Tags:
发布:admin | 分类:治疗鼻窦炎的医院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