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 可防可治
心脏病有多种类型,原因各有不同。而有一种心脏病是在人体抵抗力较低时感染a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它平时没什么感觉,可以无症状生活好多年,容易让人忽视,直至心脏受损严重时才发觉,它就是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在后天性心脏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此外,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和免疫功能等亦可能与风湿热的发病有关。
江大附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圣杰介绍,风湿热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高,5-15岁多见。早期有链球菌感染史如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淋巴结炎等。1-4周后又出现发热、多汗、疲乏、心慌、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游走性关节痛、皮下结节或皮下红斑、舞蹈症等,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风湿热是一种慢性病,往往反复发作。患病后25%-50%的患儿可遗留心脏瓣膜永久性损害,以致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因此,对小儿风湿性心脏病必须早期诊断,彻底治疗,切莫掉以轻心。
“由于风湿性心脏病的直接原因为风湿热,故有效的预防风湿性心脏病就要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和发展。”陈圣杰说,平时注意提高生活水平增强机体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生活规律避免受冷、潮湿、劳累、饥饿及不吸烟,天气阴凉时注意穿衣盖被保暖等措施对预防该病是很有帮助的。得了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等要积极治疗,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可做扁桃体摘除术。同时,对反复发作风湿热活动者可注射长效青霉素星苄西林以预防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过敏者或不愿肌注青霉素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儿童患者最少预防至18岁,成人患者最少不短于5年。对存在高度易感因素如受冷、受潮等,风湿热多次复发及现患有风湿性瓣膜病者其预防时间应尽量延长,甚至终身。
陈圣杰说,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饮食治疗等多种方法。相对来说,无症状风湿性心脏病隐蔽而危险,患者朋友在日常的治疗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无症状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针对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如果患者有症状,病情较轻者可口服强心、利尿补钾、扩血管等对症治疗的药物。药物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是一种很直观很好的治疗方式,如瓣膜替换、球囊扩张术,瓣膜替换术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人工瓣膜只有几年的时效,且必须长期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
陈圣杰强调,风湿性心脏病也应注重日常的饮食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易发生水肿,因而必须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防止水肿加重,防止心脏负担增加,一般来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在1-5克之间较为合适。低脂肪饮食,避免饮水过多,同时要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