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远离肝硬化和肝癌

发布日期:2014-10-10 03:54:13 浏览次数:1595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侵入机体引起的进展性疾病,如不对病毒进行控制,疾病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硬化肝癌。2010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即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告诉记者,要实现降低肝硬化肝癌的治疗总体目标,就必须理解及准确把握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点——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实现由“大三阳”转变为“小三阳”,这是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临床节点。

尽早实现E抗原转阴

短期来说,e抗原血清学转换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在较长时期受到抑制,病情处于静止状态,国内外慢乙肝防治指南均将e抗原血清学转换作为抗病毒治疗的终点指标之一。长期来说,e抗原血清转换表示疾病进展停止或减缓,有望实现持续低水平的病毒复制、纤维化进程的停止或逆转、降低肝癌肝硬化的发生,是帮助慢乙肝患者赢得未来优质生活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上海长海医院万谟彬教授指出,明确了慢乙肝治疗关键点,在药物的甄选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上便有据可循,从而尽早实现E抗原转阴。

肾功能保护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生育年龄的妇女感染慢性乙肝且处于活动期的患者约有10——15万人。育龄妇女慢性乙肝感染者会有许多困惑和压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又担心传染给孩子。西南医院王宇明教授强调,育龄期的女性乙肝患者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即使是处于活动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怀孕之前,可以进行有限疗程的抗病毒治疗,只要使转氨酶正常化,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加上乙肝病毒DNA阴转,再经过一段时间巩固治疗,停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准备怀孕了。

在谈到肾功能保护的问题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介绍到,慢乙肝患者的肾功能问题分为几类,一类是乙肝相关性肾病;另一种情况,叫肝肾综合症;第三种情况就是由乙肝抗病毒药物导致的肾功能损害。陈教授补充道,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慢乙肝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规律性的随访有时候甚至要比选择一种正确的药物作用还要重要。(晓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