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真的这么可怕
一代歌后梅艳芳红颜薄命,30日晨不幸辞世。这是继大陆影星李媛媛之后第二位死于宫颈癌的著名艺人。梅艳芳之死,按理不应该是医疗条件差,医疗技术低所致。是什么原因使她这么快就撒手人间呢?
梅艳芳诊断宫颈癌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只能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一般来说,病期越晚,转移率越高。她的死因,可能是发生了肺栓塞或肺转移。按目前的医疗水平,如果晚期癌症发生了全身转移,医生是束手无策的。她的过早辞世,也可能和她近期过度劳累有关,当过劳、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促进癌的发展和扩散。
实际上,因宫颈癌的病因比较明确,绝大多数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有关,人类有望在5~10年内研制出抗HPV疫苗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我们对宫颈癌也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筛查程序,通过细胞学、HPV阴道镜、病理活检等方法可以筛查出高危人群,发现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及时处理就可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宫颈癌的筛查年龄定为25~65岁,我们也可以参考这一做法,在这一年龄段的妇女,应定期进行筛查。
发生了癌症之后,早期诊断也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如宫颈原位癌,几乎100%可以治愈。治疗宫颈癌的传统方法是手术和放疗。这两个方法仍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手术的进步不在于设备的改进,而在于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对手术范围的把握。对于不同期别、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年龄和生育要求的病人分别采用最适合她本人的个体化手术方式。放疗的进步则主要依赖与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总的宗旨是尽可能地提高疗效,而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放疗引起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化疗是近年来宫颈癌的治疗热点之一。因为,手术和放疗只能控制或治疗局部病变,对远处转移无能为力,我们不能通过手术把全身各处的病灶和各转移器官都切除,也不能对全身各部位都进行放疗,因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杀灭或损伤作用。有些微小病灶或隐匿型转移临床上又难以发现,也无法通过手术和放疗来解决。化疗就能弥补手术和放疗的不足,药物通过血管到达全身,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或抑制作用。因此,对有全身转移或转移可能性大的高危病人,采用化疗辅助手术和放疗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我院的材料也充分说明这一点在2002年,我院按传统方法采用手术和放疗治疗20多例高危中晚期宫颈癌病人,结果在一年内有4例病人出现复发和转移,其中两例与梅艳芳相类似,发生了肺转移。在2002年底之后,我们开始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荐的宫颈癌辅助化疗新方案,配合手术和放疗设计了一个高危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程序,至今治疗了50多例病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例复发或转移。
宫颈癌并非那么可怕。关键的问题是普及筛查,及时阻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发现癌症之后,更应正确面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生采用规范化治疗程序和个体化治疗方法,这样的话,无论是什么癌症都是可以战胜的。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