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滑脉浅析
滑脉,常见中医脉象之一。中医形容滑脉为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滑脉是流利的脉象,向来是与涩脉对举而言的,从《内经》起总是与涩先后并列,后世脉学书亦往往与涩相比较的说明滑脉。
脉经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丹溪心法云,滑为血实有痰,仲景书问曰,奄翕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脉滑也。
滑脉的临床意义
中医学认为,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为妊娠(妊娠2~9月)。正常人脉滑而缓和(稍有滑象),是营卫调和、气血充盈的征象。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吐逆。痰乃水饮所结,薄则稠粘,老则磈礧。滑脉,滑泽近于水象,如数疾而替替然,形相似也。不腐不化之食,象亦如之,皆有物之脉也。在下则见于尺。主蓄血者,血亦类液,瘀凝类痰,以其在尺,故以血断。
若见于寸,必主吐逆,盖因滑脉之流利滑动,势不安定,切近上焦,自当为吐。然而所吐之物,非痰即食。设无痰食,是为呕逆,则脉不应见滑,而又当见涩矣。
病理情况下,滑脉可见于贫血、风湿病、急性感染发热后期、急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弦滑脉)等。在临床上,滑脉与浮脉兼见主表证夹痰或表里俱热,与数脉相兼主痰热,与弦脉相兼主肝风夹痰(如高血压病、中风等)。
临床上,滑脉需与数脉、动脉等相鉴别。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紧脉左右弹指,脉急;数脉往来较快,一息超过5至。滑脉与涩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滑脉常同短、浮、沉、数等脉兼见。此外,滑脉与涩脉的脉形、脉势变化恰好相反,容易鉴别。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