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中医脉象之缓脉浅析

发布日期:2014-10-27 04:47:40 浏览次数:1638

所谓缓脉,中医脉象之一,一息四至,来去弛缓松懈的脉象。中医认为,若脉来均匀和缓,为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

临床上,缓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缓脉须同近似脉、迟脉濡脉微脉弱脉相区别。迟脉一息不足四至;濡脉浮细而软;微脉则细而软弱,似有似无;弱脉呈沉细之象,须重按始得,与缓脉来去怠缓,不浮不沉,一息四至不同。缓脉与紧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缓脉常同浮、沉、大、迟等脉兼见。

缓脉从容和缓,不疾不徐,似慢而实际不慢,有一种雍容和缓之意。现在来说,浮缓为伤风,沉缓为寒湿,缓大为风虚,缓细为湿痹,浮缓为风湿,沉缓为寒湿。以湿脉自缓,得风以播之,则见浮缓,寒以束之,则见沉缓。

《脉诀汇辨》云: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临床上,需将病理缓脉和正常缓脉加以区别:

----正常缓脉

脉来和缓,一息4至,从容不迫,柔和有力。不似病理缓脉之迟慢纵缓,沉细力弱之感。

----病理缓脉

细缓,多为脾胃虚弱、营血不足;缓滑,常为湿痹(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疼痛等;迟缓无力,可为脾肾阳虚之久泻(慢性肠炎);弦缓,可见于肝木克脾之肠郁肠功能紊乱);浮缓,多为外感风邪,营卫失常的太阳中风证。

总之,缓脉既有正常之征象,也有病症所致的可能,因此,临床上,需对缓脉进行仔细分辨,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常的结论。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38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