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膀胱炎后遗症
两年前一次急性膀胱炎未治好变慢性,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出现尿频,急、痛,淋漓不尽,膀胱痉挛,后来治了半年才好转,两年来一直存在尿后有时尿道口不适,有异物感,时有时无。尿常规正常,两年前膀胱镜显示有三角区稍充血,尿道粘膜稍充血,妇科正常。现今年又发泌尿感,炎症现没有了,尿常规正常,但症状还在,持续半年了,尿后尿道不适,膀胱和尿道发酸,时好时坏,本有好转,如果膀胱发酸病情就又会反复,引致下腹和尿道隐痛,膀胱尿道极度不适,现天天处于不适状态,压膀胱下段有很急的尿感。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中药现吃了半年,大多中医说是淋症,但效果微,是不对症还是我的病难治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慢性膀胱炎坚持用中药可彻底治好吗?我的病很多中医都就少见,还能治吗?用什么中药治呢?因此病非常痛苦,急待徐教授的回复。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这种情况属于中医学的“淋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淋证多因膀胱湿热、脾肾两虚、肾阴亏耗等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其病理基础是膀胱气化失调,以脾肾亏虚、气阴不足为本,以湿热内蕴为标。一般来说,淋证初起,多较易治愈;淋证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可以转为“劳淋”。中医对劳淋的治疗通常采用以下治疗:
1.膀胱湿热型,证见小便频急不爽,尿道灼热刺痛,尿黄浑浊,小腹拘急,腰痛,恶寒发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常用八正散加减。车前草12克,萹蓄12克,瞿麦12克,滑石15克,大黄6克,栀子9克,甘草6克,石韦10克,白花蛇舌草18克,珍珠草18克,荠菜15克。
2.阴虚湿热型,证见尿频不畅,解时刺痛,腰酸乏力,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热,利湿通淋。常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2克,黄柏12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泽泻12克,牡丹皮12克,茯苓15克,蒲公英15克,石韦10克。
如见有阳虚表现可加附子、肉桂等药,如有血尿等则可用小蓟饮子加减。如久病经中医或西医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得以缓解,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仅仅表现为:或有口干,腰部稍感酸困不适、小便稍有不畅、尿有余沥、小腹不舒,微胀或胀痛,为湿热未尽,气阴亏虚。常用以清心莲子饮化裁:黄芪30克,党参20克,石莲子15克,茯苓15克,麦冬12克,车前子18克,地骨皮15克,公英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白茅根30克,甘草5克。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多饮水,勤排尿的良好卫生习惯,清淡饮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如以湿热表现的,如口干、口苦,大便硬者,平时可煲汤可用玉米须、车前草、白茅根、薏米等;而对于有脾虚表现的,如倦怠,口淡、纳呆者,平时可煲薏米、山药等以健脾利湿。
中医用药需要参照舌脉等,进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由于未能把握到您的全部情况,未敢贸然处方给您,也不主张手术治疗。以上资料仅供您参考,建议肾内科就诊。祝您健康。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第三方:甘草、滑石、枙子、蒲公英、当归、五爪龙、白芍、巴、云苓、牛膝、锁?、路路通。膀胱还是隐约发酸、发紧的感觉,但频率减少!比起上几个星期有好转。因为感觉膀胱有松驰下来的感觉,所以舒服了许多,右腰有点累、坠的感觉。病了半年,才找回一点从前健康的感觉,恍如隔世,那种痛苦终身难忘。
上个星期感冒,咽喉很痛,有发冷的感觉,膀胱的症状更难受,所幸及时治好咽喉,才不致于又发作!我很怕,因为有个医生告诉我如果感冒发烧这个病又会发作。
谢谢徐大夫百忙之中的回复,我的药方可以继续吗?中药吃多了会不会耐药呢?我这种病会不会因反复发作而发展成肾炎呢?
您好,今年二月,我吃上述中药一个月后好了很多,中医说可以不用吃,就停药了。这几天又感到膀胱不适,尿道在尿后很不适,(我看网上说如果当时炎症没治好尿道就会有纤维化,这种尿后不适是治不好的真的吗?)今天去验了尿,尿常规正常,我平时已很小心,保持卫生,多喝水,但不知为何仍又出现症状。第二次膀胱炎发作时就是从尿道不适开始的。
今天的药方:银花、连翘、甘菊、地丁、蒲公英、生地、木通、甘草、竹叶、滑石、牛膝、杜仲。
谢谢徐医生耐心看完我的问题,真得想知道如何能不再复发,为什么我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病症。现在看的中医说如果好些就可以停药,一有不适就来就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