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肛瘘挂线疗法的原理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4-11-05 11:17:22 浏览次数:1600

用丝线或胶线结扎管壁,并使其被缓慢剖开,从而起到治疗肛瘘作用的方法叫挂线疗法。

一、历史

600多年前,在我国元代医书《永类钤方》我们找到有关肛瘘挂线疗法的最早记载,其中描述了肛瘘的形成,挂线的方法及脱线时间长短,如:“成漏穿肠,串臀中,有鹅管,年久深远者,上用草探探一孔,引线系肠外,坠铅锤悬,取速效。线落日期,在疮远近,或旬日半月,不出两旬”。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王晏美

清代医书《医门补要》更详细介绍了挂线法的具体操作方法:“用细铜针穿药线,右手持针插入瘘管内,左手执粗骨针插入肛门内,钓出针头与药线,大一抽箍结,逐渐抽紧,加纽扣系药线稍坠之,七日管豁开,掺生肌药,一月收口”。

近代挂线法的发展在于将切开与挂线相结合,将皮肤等组织切开,减少挂线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过去方法的巨大痛苦。

二、操作方法

依据线材的不同,我们将挂线法分为重力挂线和弹力挂线。重力挂线是用丝线或药线,或多次紧线或坠铅借重力作用挂开管壁。弹力挂线多用橡皮筋或胶圈,借其弹力作用,勒开管壁。

挂线时,先在银(或铜)质球头探针一端缚扎橡皮筋1根,再将探针另一端从瘘管外口轻轻向内口探入,使探针从内口穿出,再将探针自内口处完全拉出,若内口封闭,可在局麻下用硬性探针顶穿,再从顶穿处穿出。使橡皮筋自瘘管外口进入管腔,又从内口引出。然后拉紧两端橡皮筋用止血钳夹住固定,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扎紧,并以双重结结扎固定,在结扎线以上2厘米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

三、治疗机理

本疗法依靠挂线的紧箍作用,使挂线结扎的组织因缺血而逐渐坏死,最后分离,根据挂线的松紧,挂线在术后10~15天脱落。

挂线法赖以生存最直接原因在于被认为可以预防术后肛门失禁。由于括约肌或软组织被缓慢剖开后,两侧断端(或断面)因挂线的慢性剪切刺激而产生粘连、固定,使得切面很少发生回缩和移位。

挂线还可起到引流作用及标志作用,使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液沿着挂线引流排出,从而保持引流畅通,防止发生感染。

四、不合理应用的弊端

挂线疗法不合理或乱用也会带来很多危害。广州一位学者认为,绝大多数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例并不是均需要挂线处理,由于挂线疗法本身可能带来如治疗时间较长、痛苦较大等问题,因此,挂线的选择应指征明确。由于现代解剖学肛瘘切除的广泛开展,除术中处理病变较彻底外,对肌肉的保护亦十分明确,对内口的寻找及处理亦准确,再加上对肛管直肠环的功能及作用认识的深入,因此,在既往被认为非挂线不可的病例,均可以行直接切开处理,只有那些病变十分复杂,瘘道完全穿过肛管直肠环或其大部的病例,才考虑挂线。由黄乃健教授主编的《中国肛肠病学》指出挂线法的六大不足:疼痛重、疼痛持续时间长、挂线处遗留明显凹陷、有异物感、分泌物多及愈合时间长。

挂线法治肛瘘众说纷纭

自从发现患有肛瘘,我就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和文章,王医生的讲堂文章更是每篇都仔细看过。“低位切开,高位挂线”似乎是很多肛肠科医生的基本准则,是否挂线?实挂虚挂?挂多少?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说法。这或许和个人的认识、理念和经验有关,但让我这患者看得直发愁,不知道自己的病症对应哪种方法才是最适合的?本来用什么方法是医生的事,我没必要为此纠结,但我没条件上北京找王医生诊治,只希望日后的主刀医生能有负责的态度和悯人的情怀!但这可能也是奢望,在中国当下的医疗体制和环境下,我真的是忧心!

寂***(来自江苏省苏州市电信的网友) 2013-09-03 16:11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