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肛周脓肿及肛瘘宜尽早手术根治性治疗
婴幼儿因肠道感染,发生腹泻,有时会引起肛窦内肛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破溃或迁延后形成肛瘘,可反复发作,和或再次腹泻引起肛门对侧肛瘘,多发者可有5-6个独立肛瘘及瘘管。患儿多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发生,其次在6个月、1周岁左右容易发生。一般表现为肛门两侧局限性红肿隆起,触痛反应,表现比成人症状轻微,一般不发热,哺乳、睡眠及大小便正常,擦屁股时可有疼痛哭闹。因腹泻可以合并肛门湿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外科孔令玉
过去教科书主张保守治疗或单纯切开引流,考虑婴幼儿肛瘘可能会自行愈合;如果反复发作,待到肛门发育成熟,接近成人后再行手术治疗。临床实践发现,儿童时期形成的肛瘘,少部分可以长期处于隐蔽静止状态,但是肛瘘瘘管基本结构始终存在,完全愈合并不多见;况且发现儿时形成的肛瘘,反复发作,随着肛管变长,括约肌增粗变厚,到达成人后,瘘管疤痕性管壁会累及肛门组织机构更深、更广、更复杂化,较成人新发的肛瘘手术难度和刀口创面更大,特别是肛门前后正中内口的肛瘘,瘘管往往向左右两侧及上下蔓延;而且手术后恢复较慢,痛苦程度加大,有时需反复多次手术才能治愈。
我院肛肠科专家团队总结研究成人肛瘘及脓肿治疗经验,自2009年初对婴幼儿新发或再发肛瘘、肛周脓肿均采用一次性手术根治,共收治150余名患儿,最小的出生后20余天,较大者11、12岁,肛瘘多为单发,左右对称2个肛瘘者也不少见,最多者肛门周围分布6个独立肛瘘,均一次性手术切除,治愈率达100%,均采取术后随访(2年),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效果非常满意。总结经验如下:
1.因婴幼儿在生理上肛门尚未发育成熟,肛管短浅,一般在0.5厘米之内,瘘管内口就在肛缘皮下,手术切开切除瘘管非常简单易行,一般不会发生误切;因肛周脓肿和肛瘘属于同一疾病的急性化脓期、慢性迁延期,所以手术方式基本相同,创面一般较小,不需要挂线引流。
2.刀口愈合快,3岁以下婴幼儿肛瘘手术全程愈合时间一般在成人的1/3,在10天左右基本愈合,因为刀口创面表浅,每天换药也非常简单。
3.痛苦极小,婴幼儿肛瘘及肛周脓肿手术一般采取基础加局麻,手术时间在5分钟左右(1个肛瘘者),患儿术后除了因禁食饥饿哭闹几声外,看不出明显痛苦表现,包括换药时创面刺激,也没有明显痛苦反应,所以不需要药物止痛;但是5岁以上儿童,随着年龄增大,痛苦会增大,甚至接近成人。可能是随着自知能力增多,对肛门手术创伤痛苦敏感性增加,产生心理焦虑恐惧反应有关,有时需要药物镇痛。
4.形态功能恢复好,随访2年以上的患儿,术后刀口愈合良好,表皮修复快而平整,基本上不产生疤痕组织,当然对肛门功能也没有明显影响。否定了儿时肛瘘手术会损伤括约肌、造成肛门失禁的假想和恐惧顾虑。
5.实际上,在肛门发育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及早切除肛瘘病灶,肛管括约肌及形态,会随着年龄发育至正常功能状态,不会形成畸形状态,这是人类及其他动物共有的生理病理修复特征;相反,如果不能及早祛除肛瘘病灶,除了累积心理痛苦阴影之外,它会或多或少影响肛门括约肌及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
6.从某种意义上讲,肛瘘手术实际上是做了肛门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祛除了患者肛门先天发育结构上的不足和缺陷。大量的病例(成人)证明,肛瘘根治术后,一般不会再发新的肛瘘,甚至连痔疮、肛裂等其它肛门常见疾病也不易再发生,我们认为对肛门疾病的成因学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单因我院肛肠科对儿童肛瘘手术刚刚开展3年,随访时间较短,需要一段时间和大量的病例从临床上证明这一观点。
7.现代科技为婴幼儿肛瘘和脓肿的手术及麻醉方式,提供了简便易行安全的的改进,基本上没有特别风险,手术治疗过程省事、省时、省钱、患儿家长满意。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