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

发布日期:2014-10-27 17:55:47 浏览次数:1595

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在甲状软骨上缘分支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创伤性栓塞的发病率以颈内动脉较高因颈内动脉主要为脑和视器供给血液,故栓塞后果较严重。颈内动脉栓塞可发生于其颈段、岩骨段、海绵窦段或床突上段。据70例的分析发生于颈段者占85%,岩骨段占10%。颈内动脉栓塞多发生在颈部挫伤后患者可有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病征,此为颈内动脉栓塞的特征。解除血管痉挛和抗凝血治疗,可控制血栓发展。必要时行颈内动脉取栓手术。

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Top]

1.直接损伤动脉 颈部挫伤可直接挤压颈动脉管壁口腔及口咽腔内的钝挫伤亦可经扁桃体周围组织影响颈动脉管壁

2.动脉突然遭受牵拉 受挫伤时颈部过度后伸或扭转或外力使脑组织移位则上端固定于海绵窦的颈内动脉突然受到牵拉颈部剧烈扭转时也使颈内动脉撞击于颈椎横突上致动脉管壁受到挫伤

2.Horner综合征 常先于其他神经系统的病症而出现系伤及颈内动脉邻近的上颈交感链和第1颈神经节所致

3.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血栓形成所发生的大脑缺血性发作的机制相同

4.有中间清醒期 从受伤到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征之间有一个清醒的间隔期这是颈动脉挫伤的一个特征因血管挫伤后从血栓形成到完全阻塞动脉管腔而出现神经系统病变需有一个过程时间从数小时至2周不等平均为24h

5.肢体瘫痪偏瘫 因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使大脑缺血软化常出现单瘫或偏瘫但患者神智清楚

6.面动脉或颞浅动脉搏动消失 如颈总动脉或颈外动脉已有栓塞触诊面动脉或颞浅动脉其搏动消失

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Top]

与外伤后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相鉴别其特征为外伤后首先有意识障碍,后出现单瘫或偏瘫及其他颅内压升高症状。颈部无血肿颈内外动脉搏动存在。但颅脑外伤与颈部挫伤常合并存在,颈动脉造影术可资鉴别。

2.Horner综合征 常先于其他神经系统的病症而出现系伤及颈内动脉邻近的上颈交感链和第1颈神经节所致

3.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血栓形成所发生的大脑缺血性发作的机制相同

4.有中间清醒期 从受伤到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征之间有一个清醒的间隔期这是颈动脉挫伤的一个特征因血管挫伤后从血栓形成到完全阻塞动脉管腔而出现神经系统病变需有一个过程时间从数小时至2周不等平均为24h

5.肢体瘫痪或偏瘫 因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使大脑缺血软化常出现单瘫或偏瘫但患者神智清楚

6.面动脉或颞浅动脉搏动消失 如颈总动脉或颈外动脉已有栓塞触诊面动脉或颞浅动脉其搏动消失

治疗原则为解除血管痉挛,防止血栓形成,制止血栓扩展,维持最大的侧支循环。

1.解痉 应用解痉药物如妥拉唑啉(妥拉苏林)(Tolazoline)等。亦可行上颈交感神经封闭或交感神经切断术。

2.抗凝血 为防止血栓形成,可酌情使用抗凝剂,如肝素等但疑有内出血,则禁忌用此药。

4.取栓 若颈内动脉内血栓呈进行性发展,预示将出现颅内严重病变故有学者主张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取出血栓,修复血管,可能比消极等待或保守治疗效果为好;但亦有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并不能改善其预后,且手术后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并不低仍主张非手术疗法。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