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脊髓半切综合征

发布日期:2014-11-12 21:57:21 浏览次数:1595

脊髓内分布有支配下肢和躯干感觉的上行传导束,及支配运动功能的下行传导束。分布于颈椎的下行传导束包括薄束楔束,位于后索,传导来自同侧躯体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因在脊髓内交叉,故上行传导对侧躯体的痛觉、温度觉;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部分交叉上行至对侧,传导双侧躯干四肢的粗触觉。上行传导束主要包括皮质脊髓束,在同侧下行并支配同侧躯体的运动功能。故在脊髓半切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同侧的运动、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对侧的痛温觉障碍,而由于脊髓丘脑前束的部分交叉,故粗触觉保留。另外,由于后角细胞发出的纤维先在同侧上升2-3个节段后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侧束,故对侧痛温觉感觉障碍平面较脊髓损害节段水平低。综上所述,脊髓半切综合征仅仅是一个症候群,而非具体的原发病因,所有可以引起脊髓半侧横断性病损的伤病均可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常见的原因包括外部的压迫和脊髓内部的病变。外在压迫的原因包括脊柱退变引起的偏一侧的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引起的偏一侧压迫所造成的脊髓损伤、血肿压迫一侧脊髓、椎管内肿瘤造成半侧脊髓压迫、脊髓偏一侧的刀刺伤等;脊髓病变则包括脊髓炎、脊髓血管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早期放射性脊髓病等;另外,副肿瘤综合征引起的亚急性脊髓坏死病也会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

疾病症状

(一)脊髓症状: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是其临床特点。

(二)原发疾病症状:若为刀刺伤,则存在皮肤和肌肉的刀刺损伤;若为脊柱骨折脱位引起,则症状出现突然,有外伤史,同时伴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椎管内肿瘤患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的出现有一个过程,症状逐渐进展;血肿压迫引起的患者,则有血肿形成的病史,比如近期手术史,自发出血病史等;脊髓炎的患者症状出现较快,有发热病史,脊髓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患者病程较短,发病也较急,多发性硬化病程较长,放射性脊髓病则有特殊的射线接触史等。

因为其临床表现非常典型,故鉴别的重点在于病因的分析。当然,在临床中也存在一些疾病有类似的症状,容易产生混淆,但只要经过仔细的查体,对比两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通过病史和查体可以做出脊髓半切综合征的诊断。

应与常见的特殊类型的颈脊髓损伤进行鉴别:

一、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病变几乎只发生于颈段,尚存骶部感觉和运动,感觉和上肢肌力减弱重于下肢是其临床特点。

二、前脊髓综合征: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三、后脊髓综合征:多表现为双侧躯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运动功能受损较轻。

四、脊髓横贯损害:表现为脊髓病损水平以下的双侧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由于患者出现了躯体的神经功能障碍,往往会尽快就诊。就诊时应首选两个科室就诊,骨科和神经内科。一般合并外伤、刀刺伤时或既往存在脊柱疾病时可首选骨科就诊。如果无特殊病史,可首选神经内科。而收入后应尽快的进行脊柱的各种影像学检查,尤其是颈椎的核磁检查,甚至是脊髓血管造影的检查,以迅速的明确病因。如果是由于神经内科疾病引起,可给与内科治疗;若由于骨折脱位、刀刺伤、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等情况引起时,则属于骨科的治疗范畴,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而针对于脊髓内肿瘤,则是神经外科的范畴,应由神经外科进行手术切除髓内肿瘤。由于手术的时机与症状的恢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一经查出,应及时去除压迫,给受损的脊髓一个恢复的环境,但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