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止痛成分均超标损肝脏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高琛琛)近日,网上流传的一则消息让不少市民心惊胆战:美国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发出警告,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若单片剂量超过325毫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肝损伤。以此为标准,我国市面上大多感冒药都“超标”。记者昨日登录官方网站发现,这一“红线”仅适用于含该成分的处方药,非处方类感冒药不在此列,按正常剂量服用感冒药是安全的。
“网上看到消息后,我赶紧停了药。”昨日,在汉口一家药店里,正选购感冒药的王女士正发愁。她本来在吃新康泰克,一看说明书,此药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高达500mg。想找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却发现几乎所有西药都有这一成分,百服咛的含量也是500mg,泰诺则在325mg的警戒线上。
昨日,记者登录美国FDA官方网站,找到原文出处。原来,这一警告并非针对OTC药品(非处方类的感冒药),而是处方药。但这一重要的限定范围却被忽略。
微博名人、北京和睦家药师冀连梅称,警告中说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处方药,即和阿片类药(如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羟考酮等)组合在一起的复方止痛药。在和此类药组合中,降低单片对乙酰氨基酚的量不影响止痛效果,病人却可能因叠加误服而肝肾受损,故有此规定。但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也可让病人一次服用两片(650mg)。而所谓超剂量,一般是指超过单次服用超过1000mg,因此,市面上的感冒药,按照推荐剂量服用是安全的。
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曾繁典教授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作用是退烧和止痛。有些市民有这样的习惯:吃了退烧止痛片,再吃其他感冒药;一种感冒药效果不佳,再换一种继续吃;不看说明书,酒后也吃药。这都可能导致药物摄取过量而中毒的风险。他提醒市民,服药前要看药品说明书,含有相同成分的药不要叠加服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