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过敏性紫癜
可能有很多因素致病,但均未能肯定。临床统计表明,病史中有细菌所致上呼吸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病毒感染、寄生虫;食物中有某些蛋白质(鱼、虾、蟹、奶制品等),服用过某些药物(磺胺、青霉素、链霉素、解热镇痛药等)者多见,其他如昆虫叮咬、花粉、注射疫苗、外伤、寒冷等。其中常见的是食物中蛋白质成分引发本病,再次食用该食物有复发的报道。
目前认为本病为免疫复合物引起,已经发现皮肤、肾血管系统可有IgA、IgG和C3沉积,约50%的患者IgA型类风湿因子阳性。本病早期血清中也可检出有关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复合物,皮肤血管直接免疫荧光可见到IgA沉积,此类患者病程较长,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但肾、关节受累的发生率较高。
研究中发现皮肤、肾血管病变中有C5b6789复合物(膜攻击复合物),由此认为补体活化在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IgA肾病合并本病时血清中可见IgA-纤维连接蛋白的聚集,综上所述,目前认为本病属于免疫复合物病,是免疫因素介导的血管炎性病变。
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食欲减退等,小儿多见,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
1.皮肤紫癜 为最常见的表现,以紫癜为主,多先发于下肢、臀部,踝关节部位最明显。病变常略高出皮面,多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病情重者可融合成瘀斑,有的还可在红肿性紫斑上出现水疱,甚至发生中心性坏死、溃疡等。
2.关节症状(Schnlein紫癜) 主要为关节肿胀和酸痛,以膝肘腕踝关节多见,数天后可消退,不遗留畸形。
3.腹部症状(Henoch紫癜) 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等,腹部查体可有压痛、反跳痛。消化道出血时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有时因不规则蠕动而出现肠套叠、肠坏死,需手术治疗。
4.肾损害 10%~20%的成人患者出现肾损害,多在发病2个月内出现,一般仅为血尿或微量蛋白尿,多数患者可逐渐消失,少数病情进展者可出现高血压、肾功能障碍甚至肾衰竭。
临床分型;根据病变主要累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①单纯型(皮肤型);②关节型;③腹型;④肾型;⑤混合型。
根据病史、体征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除外血小板数量、功能及各种凝血因子异常后即可诊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