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药品封存检验 不排除药物过敏引起

发布日期:2014-11-04 18:21:24 浏览次数:1595

昨天的节目中,我们报道了临高23岁的女孩小岸,因为发热、腹痛,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进行诊疗,却在输液的过程中,突然抽搐休克,最后经抢救无效身亡。那么,小岸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药品过敏,还是其它原因引起?在诊治包括后面抢救的过程中,院方有没有存在处置失当的情况?

今天早上,记者再次来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小岸的遗体已经被送往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停尸房。随后,记者从院方那里拿到了当天小岸就诊时的处方单。上面记录,当时共给小岸开了三种针水,第一针是头孢呋辛钠,用于消炎退烧。第二针是生理盐水,用于冲管。第三针是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抗病毒感染。

据介绍,当天给小岸开处方的医生姓李。拿完药后,小岸就到急诊科输液,中午12点左右,在输到第二瓶生理盐水时,她突然感觉腹痛。这时,李医生已经下班,护士急忙通知值班医生赖庭文。赖庭文当时开了B超和X光的检查,小岸吊着针水做完检查之后,回来接着输第三瓶喜炎平针药。然而,第三瓶针水输了还不到5分钟,小岸就出事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小岸仍不治身亡。记者注意到,头孢呋辛钠和喜炎平这两种药物的说明书上,都写有过敏者禁用字样。而喜炎平注射液则严禁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罕见呼吸急促、抽搐等症状。那么,小岸死亡的原因是否与药物过敏有关呢?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住院医生赖庭文介绍,虽然头孢呋辛钠和喜炎平这两种药都能引起过敏,但由于过敏率低,没有硬性规定要做皮试检测。当时,医生只是询问小岸有没有过敏史,之后就进行输液。目前,当时使用的两种药品已经被封存,院方也准备移交省药监部门进行检测。而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节委员会也准备请专家对事故情况进行评估鉴定,协调院方与家属的赔偿事宜。

《直播海南》供海南在线专稿,已由海南在线编辑。其它网站如转载,须经《直播海南》及海南在线同意,并注明来源。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