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卧心率差数是怎么回事
由于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常有营养过剩,而体力活动则明显减少,使原有潜在功能低下的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约有60%~80%成年糖尿病病人在发病前为肥胖者,糖尿病的患病与肥胖的程度和类型有关。中心型(或称腹型)肥胖尤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有关。有资料表明,随着年龄增加,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在改变。自25岁~75岁,肌肉逐渐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至36%,这是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大量分泌。承受精神应激较多的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脑力活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活动者。
2、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需在应激情况结束后重新检测。
3、理想情况均应进行OGTT试验,如果因某种原因不适于进行OGTT,或儿童糖尿病症状重、血糖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不进行OGTT试验。
1、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强烈遗传倾向。一般18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其特点为:成人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C肽水平可偏低,体内胰岛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具有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2、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病因现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能量相对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
3、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由基因缺陷、其它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感染等引起。
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妊娠24~28周之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产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进行糖耐量试验,大部分患者血糖可能恢复正常,但其在若干时间后发生糖尿病的机会可明显增加。
诊断有无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