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转移肿瘤细胞浸润表型的器官特异性调节
发布时间:2012-10-09 18:05:10来源:武汉肿瘤治疗中心作者:武汉肿瘤治疗中心
本文主要介绍了转移肿瘤细胞浸润表型的器官特异性调节。皮下肿瘤周围有厚的假包膜,但在直肠或肾脏种植的肿瘤却无假包膜。这些差异提示器官环境影响转移细胞浸润宿主基质,并因此影响其转移能力。
生长在裸鼠原位组织的HCC细胞的转移能力直接与Ⅳ型胶原酶活性有关。对生长在裸鼠皮下、结肠壁或肾脏的人类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在皮下肿瘤周围有厚的假包膜,但在直肠或肾脏种植的肿瘤却无假包膜。这些差异提示器官环境影响转移细胞浸润宿主基质,并因此影响其转移能力。
学者们发现,HCC细胞的Ⅳ型胶原酶活性与肝转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用4种不同转移潜能的HCC细胞系,检测了器官环境对HCC细胞转移和对细胞外基质降解活性的影响。皮下注射任何一种HCC细胞,它们均不出现内脏转移。相反,转移性HCC细胞可自 盲肠转移到区域性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他们发现生长于皮下与生长于盲肠的HCCs,其分泌的W型胶原酶水平有显着差异。在HCCs皮下生长的条件培养基中,他们只检测到了92-kdlV型胶原酶的潜伏形式。而在盲肠内生长的HCCs条件培养基中,他们发现了潜伏型和有活性的92-kdlV型胶原酶。生长在盲肠的HCC分泌的酶为皮下肿瘤的2倍多。
基质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可影响肿瘤发生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为了解器官特异性成纤维细胞是否能直接影响HCC细胞的浸润能力,建立了裸鼠成纤维细胞、肺和结肠细胞的原代培养,将浸润性或转移性HCC细胞单独培养或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HCC细胞的浸润特性用其产生的明胶酶活性来评价。HCC细胞均生长在全部3种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单层上,但其浸润力未能穿过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在胶栋和结肠或肺成纤维细胞上的HCC细胞可产生大量潜伏型和活性Ⅳ型胶原酶,而与裸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的HCC细胞则不产生胶原酶。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产生IFN-,而来自肾脏或结肠的成纤维细胞则不能产生。现已发现HCC细胞和 HRCC细胞与IFN-共同培养可显着降低MMP-2和MMP-9的表达和活性。人类癌细胞中明胶酶的抑制不依赖于r-IFN的抗增殖活性。转移性HRCC患者对IFNs的反应性随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改变。
总的来说,大约10%~30%的转移性HRCC对IFNs有反应,但无完全缓解。应用IFNs治疗HRCC或其它肿瘤的改进,取决于人们对IFN调节肿瘤细胞不同功能的机制的深入了解,该机制很可能是通过调节浸润性 和血管源性的表型来达到的。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