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溢要做哪些检查
询问患者流泪发生的时间,是先天还是后天发生。有无异物人眼史,如飞虫、风尘、砂等。曾否受电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有无角膜损伤或眼部手术后存有缝线史。有无睑缘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上述原因均为反射性泪液分泌过多,造成眼泪流向睑裂以外,被称为流泪,如无上述原因而泪液外溢者,则称为泪溢。应进一步询问是否合并脓性或部液性分泌物溢出。如有则考虑慢性泪囊炎。注意有无外伤史,若泪小管断裂或下睑瘢痕性外翻,均可引起排泪障碍。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内肉芽组织等新生物,以及鼻内感染,都可以影响泪道的正常排泄功能,引起鼻源性泪溢。详细询问有无面神经麻痹,使眼轮匝肌无力,导致排泪机制障碍及睑外翻使泪点位置异常而发生泪溢。
下鼻道置湿棉片,结膜囊内滴2%荧光素,令患者头略前倾,数分钟后取出棉片观察。泪道功能正常者,数分钟内结膜囊的荧光素液即能抵达鼻腔,使棉片着色。婴儿用此试验可代替泪道冲洗。
用2-5 ml注射器接泪道冲洗针头,简内盛消毒生理盐水。检查时先用1%丁卡因棉签夹置于泪小点处做局部麻醉。被检查者头略低,冲洗针头垂直插入下泪点1-2mm,立即使针头呈水平位,顺泪小管行走方向深人5-6mm,推注盐水。若水流人鲍或咽部,患者自觉有水流下,证明泪道通畅。冲洗液虽可流至咽、鼻部,但量少,而且大量冲洗液从泪点反流,说明泪道狭窄。冲洗时有部液或脓性分泌物由泪点返出者,提示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总泪管阻塞者,水液不能流人咽部,且注射时阻力大,水流由上泪点返回。此三种情况经泪道探术可以鉴别。若冲洗时阻力大,水不能流人咽部或鼻腔,而由下泪点返出,上泪点无液体逆流,则下泪小管阻塞是极有可能的。若冲洗通而不畅,用1%麻黄素收敛鼻部膜后,再经冲洗通畅者,为鼻源性泪道阻塞。
经冲洗泪道尚难明确阻塞部位者,可行泪道探术。其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意义。插入泪小管的方法与冲洗试验相同。但必须插入泪囊,感觉探针已触及较硬的泪囊窝骨壁时,以针头做为支点,将针体靠近眼睑向眉头做900转动,使探针呈垂直位,将探针插人鼻泪管2cm深。根据探针受阻的部位,即可明确是哪一部位的阻塞。
泪道脓性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对药物选择有意义。病理检验对泪囊肿瘤、结核诊断可靠。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