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莫拉雷脑膜炎
本病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每次发作无特殊诱因,亦无任何先兆,每次发作形式与临床表现均十分相似;发作间歇期长短不等,发作与消退迅速,发作次数难以预料;有将近50%的患者可出现轻重不一,历时短暂的脑实质损害的表现;病程自限,预后良好。
本病征多见于小婴儿,发作突然,数小时内症状即达顶点,发热、恶心、呕吐、头痛、颈背痛、肌痛、颈强直、克征和布征阳性,有的尚有惊厥、幻觉、昏迷、复视、面神经麻痹、瞳孔不等大、巴氏征阳性等。症状持续2~7天,长可达20余天,然后很快消失,恢复正常。间隔数天至2个月又发作。经数年内多次相似的发作后,可突然停止发作,不留后遗症。
1.反复脑膜炎症状发作 反复发热伴脑膜刺激征,每次发作持续3~7天,起病时有发热,发作时表现为头痛、颈背痛、肌痛、颈背强直,布氏、克征均阳性。症状在发作后数小时达高峰,持续数天症状突然消失。
2.间歇性发作 两个发作间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脑膜炎症状来去突然。
3.发作期脑脊液细胞数增加 包括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5.应用现代检查技术不能发现任何致病微生物 Evans认为实验室较具特征性的是脑脊液中发现形态大而规则、胞浆和细胞核分界不清、容易破碎的单核细胞,即Mollaret细胞。一般认为Mollaret细胞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出现,24h后很少见到。
本病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临床亦尝试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抗生素、甲硝唑(灭滴灵)、静注普鲁卡因等治疗,效果也均未完全确定。发作时对症处理,如止惊、降低颅内压等措施。当临床拟诊本病时,应注意排除复发性细菌性脑膜炎、交感性脑膜炎、周期性脑膜炎等,以免延误临床治疗。Mollaret脑膜炎的治疗以对症处理为原则。采用抗菌和(或)抗病毒治疗,辅以脱水降颅压、解热等处理,获得显著疗效,Katayama认为吲哚美辛的应用有利于控制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增高所致发热等症状。但这究竟是药物的疗效,还是病情自然缓解,尚难肯定。目前本病的治疗可能要从“反复发作性”上着手,寻找适当的方案,控制其反复发作。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