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强迫性人格障碍

发布日期:2014-10-28 02:33:09 浏览次数:1600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缺陷.sowhat?我并不困扰

查了查网上的资料

【诊断标准】(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

网页上还说了.通过对不同病人的接触,.总结出了强迫性人格的病人的一些特征都与儒家思想相同..大概如下面所说.

1,道德至上,社会性压制生物性。

强迫人格患者极力压制感情,说话往往不带感情色彩,即使是遇到很值得悲伤的事情也面无表情甚至面带微笑,他们可能以“理智”自豪,但是常常出现莫名其妙的焦虑抑郁,躯体不适。

(还好啦,这个倒没什么体会)

2,过度强调血缘亲情和礼仪尊卑。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慈子孝”。这样的伦理观本来是对上级和下级,长辈和晚辈都有约束力的,他也说过“事父母几谏”这样的话,但是最终并没有说清楚如果父母当得不好子女该怎么办。到了宋朝,出现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的更加偏激的说法。强迫人格患者的父母往往也是有若干人格问题的,子女往往感受到了父母病态人格对自己的伤害,但是如果家庭里提倡宋朝儒家的家庭伦理,子女将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最终可以发展为强迫症。笔者遇见过一些强迫症患者认为父母对自己很好,自己也是很有孝道的,对父母绝对没有任何怨恨情绪,现在的问题是自己总是担心自己会杀死父母。仔细询问病史可以发现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有很大的问题。

(嗯,有点感觉,,,就象我觉得自己为父母而活一样,他们就是我的全世界..)

3,“推己及人”的伦理核心。孔子说做人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儒家伦理“仁”的核心。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有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意识到别人的好恶同自己的好恶是不同的,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尊重他人的好恶。“推己及人”的中国父母很缺乏共情能力,用自己的好恶来设计子女的生活,给子女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包办婚姻”就是典型事例,连鲁迅这样的文豪都不能避免被伤害。笔者在做家庭心理治疗的时候常常听到患者说:“我的父母按照他们的方式来设计我的生活,这样就毁了我,还说是为我好!”。而患者的父母流着眼泪说:“我们把我们的一切都给了他了,可是得到的除了埋怨还是埋怨!”听到这里,笔者的眼圈也湿润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圈子里,都面临着相似的人生困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Jaspers说过:“暴君统治下的民众往往比暴君更为残暴”,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患者往往会认同这种做法。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权力欲,控制欲,常常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这个很准,.真的..就好象选择男朋友,,感觉是他们在挑伴侣,而并非我选..我知道这点在长期都无法达到共识,所以也不想去争辩什么了,其实..父母不就是想子女幸福吗?对啊,我很幸福啊,,我不知道哪有错了..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每次又会很夸张的扯去结婚怎么样怎么样,.我的天.,.恋爱并非为了结婚啊..结婚是两百年后我才考虑的事…唉..我都知道的,你们那些重复了很多次的道理..我也知道结婚对象应该选什么样的人..而且我一直都好好的不是吗??很开心的日子..呵.都是过去了…就这样生生扯断..无不遗憾..)

4,高成就动机,圣人崇拜。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内圣外王”,从反对贵族制度,提倡平等的角度来看是有合理性的。这种观念导致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能当官,就有出息,否则即使家财万贯也没有多少社会地位。当官,有成就,受人崇拜的愿望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成就看得无比重要,对于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娱乐,交际,感情看得无所谓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就是一种“神经症风格”了。强迫人格患者往往有过度献身学习工作的倾向,在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以前往往是学习尖子,这容易造成精神紧张,甚至诱发心身疾病和神经症。

(嗯,我也这样认为的..对于我,学习是第一位..交际什么的.,没必要..除非有利于成就的建筑,不然我真的不会浪费时间去跟人交流…)

5,性善论,不能面对人性的阴暗面。虽然荀子有过“性本恶”的说法,但是中国人最终还是接受了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其实人性中有善的方面,也有恶的方面,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一个老实人也可以出现贪婪或者淫荡的想法,只要不付诸行动就不能说是“不道德”的,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三省吾身”,想让自己绝对纯洁,对性欲,攻击性,对财富的渴求一概排斥,越是反省越是发现自己“不道德”,最终出现强迫,恐惧,抑郁,焦虑等症状。

(认为每个人都是善良的.这个理论一直都在我心里..可是后面看到很多黑暗面,我就开始很厌恶这个世界..不能面对..)

总之,,除了会因为紧张忧虑影响生活外.,别的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交际差什么的.随它吧..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