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刘兆军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大连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兼职教授,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委员。在心血管诊断及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顽固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重症患者的抢救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冠心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技术。
很多人一直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高血压,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人群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那就是高血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专家称,现在的年轻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出门开车或打车,很少走路运动,并且饮食不注意,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吸烟、晚睡早起、休息不好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加上工作压力大等导致血压增高。
什么样的血压算高血压呢?刘兆军主任介绍,总有一些患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常常会问:我这么大年纪了,是不是160—170的血压对我来说是正常的呀。“事实上高血压定义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如果有高血压病史,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正常,也可诊断高血压。”刘兆军说,当然不是一次测量就算,而是需要非同日测量三次才算。因此在诊断上没有年龄区别,只是在血压高低的表现上有所不同:中年人多出现舒张压增高,常伴随体重增加,即肥胖者多见,而老年人多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或降低,常出现脉压差增大。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呢?刘兆军称,首先父母有高血压的人容易得,父母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病率高达46%;其次饮食上高钠盐及高蛋白质摄入、饮酒的人容易得高血压;此外,从事紧张度高的工作、休息差、吸烟、肥胖同时再加上伴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就更加容易患有高血压。因为血压是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心脏收缩射血时的血压是高压,舒张时的血压是低压。因此血压高对血管及血液流通过的相关脏器会造成一定影响,常见心、脑、肾及眼睛的视网膜,可出现心悸、头晕、头疼、多尿、视力模糊,严重的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中风、心脏病(冠心病、心衰)、肾衰竭等疾病。
一些人被医生诊断高血压,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担忧。刘兆军主任说,得了高血压也不要怕,正确、规范的治疗和用药对于患者将来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减轻体重、减少钠盐及脂肪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其次,对于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的应该予以药物治疗,同时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对于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降至130/80mmHg以下,对于年轻、病程短的患者可较快降压,比如有的年轻患者,血压突然增高达180/120mmHg以上,出现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急性心力衰竭及急性肾衰,这些属于高血压急症,在保证重要脏器血供的情况下降压宜加快,而对于老年、病程长,尤其有脑血管疾病患者降压速度宜放慢。“降压药选择宜小剂量以减小药物副作用,优选长效制剂平稳降压,联合降压增加降压效果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用药以达到最佳疗效——最高性价比,最少不良反应,最好依从性。”刘兆军说,降压的益处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来实现的,因此需要长期降压治疗,尤其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的患者更要求控制血压达标。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