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指发生在高血压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也可见于症状性高血压。它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结果。可发生在缓进型高血压病的各期(尤其是第一、二期),亦可见于急进型高血压病。
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26.6/16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出现心、脑、肾的急性损害危急症候。病人感到突然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或失明;恶心、呕吐、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或潮红;两手抖动、烦躁不安;严重的可出现暂时性瘫痪、失语、心绞痛、尿混浊;更重的则抽搐、昏迷。
高血压危象是发生在高血压患者病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它在高血压基础上,某些诱因使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起血压进一步的急剧升高,而出现的一系列高血压危象的表现。并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逆性生命器官损害,故为致命性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危象可发生在各级缓进型高血压患者,亦可见于各种急进型高血压。临床表现有神志变化、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其病情凶险,如抢救措施不力,可导致死亡。
常见类型
(一)高血压脑病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发生严重血管病变导致脑水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头痛为最初主诉,伴呕吐、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神志改变,出现病理征、惊厥、昏迷等。脑脊液压力可高达3.92kPa (400mmH2O),蛋白增加。经有效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症状可迅速缓解。
(三)儿茶酚胺突然释放所致高血压危象见于嗜铬细胞瘤。肿瘤可产生和释放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常见的肿瘤部位在肾上腺髓质,也可在其他具有嗜铬组织的部位,如主动脉分叉、胸腹部交感神经节等。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心动过速、头痛、苍白、大汗、麻木、手足发冷。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某些病人发作有刺激诱因,如情绪激动、运动、按压肿瘤、排尿、喷嚏等。
发作间歇可无症状。通过发作时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VMA 和血儿茶酚胺的测定可确诊此病。
鉴别诊断
(1)嗜铬细胞瘤有典型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史,发作间歇期血压可正常。降压试验阳性,尿儿茶酚胺3甲氧基-4-羟基苦杏但酸(VMA)含量增高,肾盂造影和腹膜后充气造影可助鉴别。(2)脑肿瘤高血压脑病时症状与脑肿瘤相似需加以鉴别。脑肿瘤病人视神经乳头有水肿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体征,X线检查及CT检查可助鉴别。(3)颅内出血常突然发病神志障碍,呼吸深大带鼾音,口角歪斜,肢体瘫痪。眼底检查可有视乳头水肿,但眼底动脉无痉挛表现。
治疗原则
高血压急症的最佳治疗是既能使血压迅速下降到安全水平,以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又不能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