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腹裂弃婴命悬一线 医者仁心谱写人间大爱

发布日期:2014-10-30 08:17:59 浏览次数:1595

2012年10月11日下午,我院新生儿科接到110民警送来的一个面色苍白哭声微弱的新生儿。这个可怜的孩子天生腹部开裂,大部份肠子外露在外,被狠心的父母弃于西郊一处草丛中,好心的市民报了110,民警看到孩子情况危急,立刻将其送到了我院。

一个仅1.69KG的腹裂弃婴,一条刚出生一天的脆弱生命,一声声微弱的哭声好似生命的呼喊……远在北京的谢明均院长听到这个消息后,火速从北京连夜飞回宜宾,组织最强团队与死神争分夺秒,对孩子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抢救……

11日晚上6:30 北京

一个牵动院长心灵的求救电话

当看到弃婴腹部裸露在外的肠子呈现出令人心颤的绛红色时,新生儿科主任王模奎凭着经验知道,弃婴的肠子因为裸露在外染接触地面,已被严重感染,性命垂危。而且,据婴儿手腕上的吊牌显示,他还是个早产儿。

这种病症非常罕见,手术难度也极高。他第一时间拨通了院长谢明均的电话。

谢明均院长当时正在北京学习,两年前他成功做过一裂腹裂儿手术,他也曾经成功完成宜宾第一例连体婴儿手术,是外科专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

听完王主任的汇报,谢明均院长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他紧锁双眉久久无法展开——多么可怜的孩子,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

两年前,谢院长就曾经做过一个腹裂儿手术,他仍然对抢救那个脆弱幼小的生命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抢救这样的孩子对麻醉、手术和重症监护的要示都十分高,一个环节没到位,孩子的性命就可能不保。

没有过多的考虑,谢明均院长果断决定:中断在北京的学习,连夜更换机票,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飞回宜宾,亲自给这个可怜的小生命动手术,尽最大力量挽回孩子的生命。

“您这样连夜奔波,身体怕是吃不消……”王主任的话还没有说完,谢院长只坚定地说了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定全力以赴!”王主任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此时,是北京时间晚上6:30。北京、宜宾两地,为抢救一条小生命爱心涌动,一条无形的线把医者仁心高挂在黑夜里,好似希望的明灯。

北京的友人劝谢院长第二天一早再登机,可谢院长哪里还能等待一分一秒?他心里很明白,哪怕是一分一秒对那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时间就是生命啊。

当夜10:20,谢明均院长登上了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与此同时,麻醉科、普外科、新生儿科的最强力量也迅速集结待命,从每一个细节精细、积极地准备手术事宜,只等谢院长回来一声令下,开始展开一场与死神的硬仗。

这场硬仗十分考验医院的综合抢救能力。

12日凌晨1:20 成都、宜宾市一医院

千里奔赴、最强阵容只为那条可怜的小生命

12日凌晨1:20,飞机徐徐降落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没有人知道,从飞机上拖着疲惫身体下来匆匆赶路的谢明均院长关系着一条小生命的生死,只有他自己清楚,加快的脚步是在与死神赛跑,也是他出于医生职业的本能。

刚一坐上那辆别克商务车,谢院长就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医院待命人员的电话,分别询问手术的准备情况,关注孩子病情的变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夜色中,顾诚的这首诗此刻在谢院长心里想要寻找的是救回孩子的最大希望。

商车上,谢明均院长还在千里劳累奔波;医院里,相关科室里也是灯火通明,不断完善手术前的准备。

普外科黄君主任、新生儿科王模奎主任、麻醉科周力平主任、王丽副主任,他们组成了抢救弃婴的最强阵容,有条不紊地在连夜高效运转。

王丽副主任的案头有一张删改了多次的表格,那是她一次又一次精确计算给弃婴麻醉药的用量和潮气量控制等的计算表。她一次又一次地计算,一次又一次地补充,把所有能考虑到的情况都在脑海里设想了一遍,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进行了充分的估计,并一一写了下来。

“手术不能有任何闪失,一定要想得周到些。”她不断地提醒自己。

对于新生儿的麻醉要求非同一般,根据婴儿体重配备的麻醉剂也必须十分精确,否则就可能酿成大错。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麻醉药物的稀释要达到100倍,肌松物需要稀释两次,但还必须根据婴儿体重调整。潮气量的控制也很关键,少了不起作用,多了又怕患儿肺部受不了,形成气胸。要在这个体重仅1.69KG,腹部空间还不够成人两个拳头大的空间里手术,是件要求多么精确、精细、精心的事情。

车在路上,人在途中,心却早已飞回医院。一路上,谢明均院长一直和医院保持电话联系。在他赶回的途中,医院里已精心做好了手术前的全部准备。

12日凌晨6:00 宜宾市一医院

精心手术两小时 成功抢救腹裂弃婴

12日凌晨5:20,谢明均院长拖着行李箱直接到了医院。放下行李,他就直奔新生儿科。弃婴弱小的身体外裸露的肠子十分刺眼,绛红色的肠子有一部分已经坏死,高度充血水肿,炎症十分严重,情形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孩子身体里只有150ML的血液在流淌,体液也渗出过多,可能在手术中,一张纱布的浸湿,都会让孩子失去1/6的血液或者体液……来不及多想,谢明均院长和最强医疗小组研究并确定下了一套最佳手术方案。然后,移师手术室。

在去手术室的走廊里,谢明均院长碰到了妇产科的江琴主任,当时她也在准备做一台接生手术。谢院长亲切地向她点了点头,心里不禁涌起一股热流:“我们的医生多么的辛苦,可又是多么的可敬。”他走进了手术室,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12日凌晨6点,明亮的无影灯下,一群白衣天使站在手术台前,把孩子围在中心位置,给他形成了最温暖的防护墙。这堵温暖的防护墙将弃婴父母的冷漠严严实实地挡在外面,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反差。

麻醉过后,扩张腹裂口,仔细清洗腹腔内物,因为粘上了污泥,腹腔内的一些脏器也受到感染,必须仔细清洗干净……抢救小组又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孩子的肠子还有两段严重堵塞,需要切除后重新吻合。这无疑又在本已高难度的手术上又增添了新的难度。

在狭小的操作空间里,谢院长和全体抢救小组人员用最轻柔的动作,力求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剪断肠管、仔细吻合、精心缝合……

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手术,腹裂弃婴被成功抢救。手术非常成功,谢明均院长和全体抢救小组成员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并且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这次手术创下了两个之最:医院第一例最小早产儿手术;体重最轻的新生儿手术。这意味着,医院在抢救此类危重患儿的技术力量和整体实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孩子已经迈过手术这道鬼门关,接下来他还要接受炎症和营养两道鬼门关。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都会尽100%的努力。”谢明均院长简短的一句话充分体现了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而他也身体力行地给全院的医护人员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以自己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不惜奔波不辞辛劳,只为把病人的生命从死亡线上夺回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医者仁心”诠释了医者“仁心”的重要性,并谱写出了一曲人间大爱之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