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你知多少
封先生是一名销售经理。从高中到大学,他都有怕羞的毛病,在公共场合或人多的时候说话会紧张,甚至发抖。工作后,在和客户交往时,他更愿意选择以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沟通。两年前,封先生升职为经理,工作压力显著增加,还经常需要与客户面对面沟通。逐渐地,他一说话就脸红,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对方眼睛,眼睛躲闪,甚至不断低头盯住脚尖。他还经常感到说话时心慌、皮肤麻木,甚至全身发抖。因为紧张,几次商务谈判都不得不中途逃离,影响了正常工作,上级领导因此对他意见很大。为此,封先生非常担忧和痛苦,不得不去医院就诊。
通过详细的问诊和评估,精神科医生诊断封先生患有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SAD),又名社交恐惧症。
从临床特点看,封先生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有强烈恐惧感,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且持续时间已有数年;伴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胸闷、颤抖、麻木感等);有刻意回避行为(如常常逃离现场或选择非面对面的沟通方法);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再就是,封先生既无躯体和精神疾病史,也无成瘾性物质和酒精服用史。这些症状符合社交焦虑障碍SAD的诊断标准。
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一般在8%左右。该病起病年龄在13~24岁之间,常无明显诱因,平均病程20年,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很小(仅有1/4的患者随年龄的增长而缓解)。但是医学界(包括精神病学界)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当患者到精神专科就诊的时候,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障碍、人格问题,或被误认为是有社会心理问题,特别是容易被误诊为出现人际关系问题,以至于延误治疗,使病程迁延。也有患者因为所产生的躯体问题和睡眠问题到非精神专科就诊,却因实验室检查显示无异常而被误认为无病。因此,对精神专科医师而言,应准确把握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对非精神专科医师而言,则应掌握对该疾病的初步识别、治疗,以及分诊、转诊标准。
对于社交焦虑障碍,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结合是最有效的治疗。对于症状不是很严重且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应首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特征性的负性思维等不良认知模式及条件反射式的恐惧情绪与回避,对患者长期预后较好。目前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包括个别心理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两种方式:其中,个别心理治疗多采用认知领悟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森田疗法、实地暴露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等;集体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方法。
早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发展成与社交焦虑障碍有关的共病,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社交焦虑障碍合并重型抑郁障碍,有严重自杀企图或合并精神活性物质依赖,住院治疗是值得考虑的。
链接
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治疗
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治疗,通常的建议是经有效的药物急性期治疗后,至少要维持治疗1年,再根据临床特征考虑逐渐减药。减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变。如果症状复发,应当立即重新开始药物治疗或合并心理治疗。目前FDA批准的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药物包括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和阿普唑仑。我国SFDA批准治疗SAD的药物有:帕罗西汀、丁螺环酮适用于治疗各种焦虑障碍;曲唑酮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塞平的适应证为各型焦虑障碍。如果患者伴有睡眠障碍、焦虑症状较重或者抗焦虑药物治疗早期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精神性不良反应,可以早期合并苯二氮类药物,短期治疗2~4周后减药,停药。
返回健康报首页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