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老年人肝硬化

发布日期:2014-10-13 03:34:01 浏览次数:1595

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发作,造成弥漫性肝损害或者广泛肝实质变化、坏死持续发展的结果。关于老年人肝硬化,据日本资料认为,老年人肝硬化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可能老年人患病毒性肝炎比青年低;欧美国家老年肝硬化随年龄而增加,可能与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有关。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多种多样,目前提出的有以下几种:

(1)病毒性肝炎:虽老年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低,但在年老前期或青壮年时感染了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到老年期可发展为肝硬化。

(2) 血吸虫病:我国南方农村血吸虫病流行区常见,主要由于血吸虫孵沉积后刺激肝脏内的血管区,使纤维化增生或虫孵进入肝脏的门静脉分支小血管,引起阻塞,造成门静脉高压肝硬化。

(3)酒精中毒:长期饮酒或酗酒的人,由于酒精对肝脏直接损害,加之长期饮酒后引起 营养不良 ,降低肝脏对毒性物质的排毒能力,易形成肝硬化。此病在西方国家多见。

(4)药物中毒:老年人患多个系统疾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机会多,可引起肝损害,造成肝硬化。

(5)胆汁瘀积:有药物、胆管性肝炎使肝内胆汁瘀积持久存在,或因胆结石、寄生虫、肿瘤等压迫胆管,使胆汁排出受阻。高浓度胆汁和胆色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使肝细胞坏死,最后形成肝硬化。

(6)循环障碍:老年人常患冠心病 、肺心病 、慢性心力 衰竭,使肝脏长期充血、缺氧、坏死,最终演变肝硬化。

(7)肝脏老化:随着年龄增长,肝脏老化,肝脏重量逐渐减轻,70岁以下显著下降,肝体积缩小,外形呈波状不规则,由于肝实质细胞减少,肝储备能力低,故70-90岁老年人可无其他原因而发生肝硬化。

老年人肝硬化20-50%无症状,可潜在存在。脾大可为唯一重要表现,肝大小不一,如肝失去代偿能力时,则出现肝功能异常消瘦乏力低热,下肢浮肿,面色灰暗黑呈古铜色,消化力差,食后上腹不适,饱胀,进油脂多的食物恶心腹泻 ,尿量减少,浮肿等营养不良。有的出现腹水脾肿大明显,食道下段、胃道下段、胃的底部 静脉曲张 如蛇形,若碰破上述曲张静脉血管可突然呕大血不止。

1、慢性消化不良症状: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1]

2、全身症状:主要有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少数病人可出现脸部色素沉着

3、少数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可见蜘蛛,肝脏轻度到中度肿大,多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一般无压痛。脾脏可正常或轻度肿大。

4、脸消瘦、面黝黑,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5、肝硬化的早期症状还可能出现乳房胀、睾丸缩,肝脏对人体血液中性激素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肝硬化的早期症状时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对女性来说,肝硬化时性激素紊乱,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也会引起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

【消化道症状】[2] 肝硬化失代偿期食欲明显减退,进食后即感上腹不适和饱胀,恶心、甚至呕吐,肝硬化失代偿期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食物,易引起腹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晚期可出现中毒性鼓肠。上述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的产生与胃肠道淤血水肿、炎症,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半数以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轻度黄疸,少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中度或重度黄疸,后者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

出血倾向及贫血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常有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斑和胃肠粘膜糜烂出血等。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倾向主要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脾功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亦有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由营养缺乏、肠道吸收功能低下、脾功亢进和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引起。

【内分泌失调】肝硬化失代偿期内分泌紊乱有雌激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该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主因肝功能减退对其灭能作用减弱,而在体内蓄积、尿中排泄增多;肝硬化失代偿期雌激素增多时,通过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前叶机能,从而影响垂体一性腺轴及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致使雄性激素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时也减少。

【全身症状】一般此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肝硬化失代偿期重症者衰弱卧床不起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可有不规则低热,可能原因为肝细胞坏死;肝脏解毒功能减退肠道吸收的毒素进入体循环;门脉血栓形成或内膜炎;继发性感染等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因引起。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多由一种或几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引起。如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慢性心力衰竭、长期嗜酒或药物、化学毒物等,均可导致肝硬化。据肝病专家介绍,肝硬化患者坚持正确的饮食指导对此病的恢复也十分重要。

首先,肝硬化使肝脏调节血糖的能力降低,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专家说,肝硬化患者应适量补充一些糖。除一日三餐外,还应在餐间补充一些甜糕点,补糖量和糕点一次量不宜过多,以25-50克为宜。因为一次补充糖量过多,在肝脏中容易转变为脂肪,会导致脂肪肝

其次,肝硬化的肝脏损伤较重,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需要足量的蛋白质。因此,对肝硬化病人每天应供给蛋白质80-100克,其中一半应来自瘦肉、鱼虾、乳类、禽蛋及豆制食品。血浆蛋白低以致形成腹水的病人尤其应供给高蛋白质饮食。

再次,多种维生素直接参与肝脏的代谢。因此,肝硬化病人对维生素的摄入应全面而丰富。B族维生素对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保护肝脏和防止脂肪肝有重要生理意义。维生素C可增加肝细胞的抵抗力,并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及肝糖元合成,改善新陈代谢,有利尿、解毒、消除黄疸及降低转氨酶等作用。所以肝硬化病人要经常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的供给,满足机体的需要。

还有,肝硬化病人宜吃低脂肪饮食,如果过多的食入脂肪类食物,不仅不容易消化吸收,而且过多的脂肪会直接加重病情,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应尽量少吃。为了保证低脂肪,菜肴的烹调方式应当以蒸、煮、烩、炖、汆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

同时,酒、胡椒等辛辣食物对肝脏的刺激和毒害较大,应当禁忌饮用和食用。肝硬化腹水时,要限制食盐和饮水的摄入量,在医生指导下应吃低盐或无盐饮食。

如果肝硬化病人伴有食道静脉曲张时,饮食应细软、易消化。勿食过热及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等。禁吃带骨、刺及一切坚硬的食物,防止刺破食道血管而引起急性大出血。肝硬化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每日所吃食物尽量多样化,食物烹调要软烂可口、容易消化。

但是,肝硬化患者除了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外,也要及时配合医生的治疗。选择合适的医院很重要。

1、面容是肝硬化晚期症状的具体表现之一。面色多较病前黝黑的肝硬化晚期症状,该肝硬化晚期症状可能由于雌激素增加、使体内硫氨基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减弱。

因而酪氨酸变成黑色素之量增多所致;也可能由于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肝脏不能代谢腺垂体所对泌的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所致。除面部(尤其是眼周围)外,手掌纹理和皮肤皱用等处也有色素沉着的肝硬化晚期症状。晚期肝硬化晚期症状还有面容消瘦枯萎,面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十燥。

2、黄疸也是肝硬化晚期症状的具体表现。出现黄疸肝硬化晚期症状表示肝细胞有明显损害,该肝硬化晚期症状对预后的肝硬化判断有一定意义。

3、晚期肝硬化症状的具体表现身体会发热。约1/3活动性肝硬化的病人常有不规则低热的肝硬化晚期症状,这种肝硬化晚期症状可能由于肝脏不能灭活致热性激素,例如还原尿睾酮或还原胆烷醇酮所致。

肝硬化病人必须绝对禁酒。因肝脏几乎是酒精代谢、分解的唯一场所。大量研究表明,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病人不能漫不经心。有人觉着少许饮酒或有时候饮酒并没有危害,其实不然。任何带有酒精的溶液,即使含量再小,进入机体后都要求肝脏的分解。在其分解阶段,辅酶I转变为还原型辅酶I,还原型辅酶I的增大,使肝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因缺氧而环死和纤维化。实验室表明,酒精还能抑制细胞所合成的糖蛋白和白蛋白的分泌排出,在肝细胞严重受损、肝脏自身也已出现纤维硬化时,再饮酒加剧肝脏压力,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为了病人的健康,家人还应限制其饮酒,这也是护理肝硬化病人应该做的。

肝硬化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因此护理肝硬化病人就应注意为病人创造一种安静的环境,静养比单纯药物功效更好,更能提升肝脏自身抵抗力。另外还应注意,肝硬化患者不应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否则会增大肝细胞的压力,加剧病情的发展,即使是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也应注意不要太过劳累。

中医说怒伤肝,肝硬化病人因病情而易烦躁,常常发怒,这对病情的恢复是相当不利的。激怒时引发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细胞使肝细胞内的GPT分泌到血清中,使肝细胞愈加受损。忧郁、思虑、悲伤等心情均可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致生瘀积、肿物(肝硬化);气滞疏泄不利,则津液不布,水道不输,致生膨胀(腹水),皆使病情加剧。所以,护理肝硬化病人家庭成员就应注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也可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